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04131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3.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73张)(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3 考纲要求 1 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 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4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钠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 如O2 Cl2 反应 5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2 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2Na 2H2O 2Na 2OH H2 与含有酚酞的水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特别提醒 1 考虑钠与酸 碱 盐的水溶液反应时 要注意Na与水反应的同时 生成的NaOH还可能继续与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2 钠与酸反应时若Na过量 钠还可与H2O反应 6 考点一 考点二

2、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3 钠的制取 保存和用途 1 制取 化学方程式为2NaCl 熔融 2Na Cl2 2 保存 密封保存 在实验室中 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3 用途 7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4 焰色反应 8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自主巩固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 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2 将钠块放入水中 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2O 2NaOH H2 3 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4 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Cu2 Cu 2Na 5 用洁净的铂丝对某溶液进行

3、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则溶液中一定含Na 不含K 9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1 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 10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2 金属钠与水溶液反应现象分析的思维模板 1 共性 因为钠与不同物质的水溶液反应均发生剧烈的置换反应 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 浮 钠浮在液面上 熔 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 游 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 响 反应中不停地发出 嘶嘶 声 2 差异性 钠与酸及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 由于溶液中H 浓度较大 反应比与水的反应剧烈 导致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 与盐溶液反应时 还可能会生成沉淀 如生成难溶碱 刺激性气味气体 如NH

4、3 等 11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例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 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 发生的反应为2Na O2 Na2O2B 4 6gNa与O2完全反应 生成7g产物时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 2molC Na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2 D 将少量Na投入CuSO4溶液中 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 解析 常温下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 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生成Na2O A项错误 由题意知虽然生成Na2O2和Na2O的混合物 但是Na的物质的量为0 2mol 故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仍为0 2mol B项正确 Na与稀硫酸

5、反应的本质是与H 的反应 C项正确 Na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生成的NaOH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D项正确 A 12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易错警示 1 钠与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 2 钠的密度小于水而大于煤油 当遇到考查钠的保存或钠在煤油和水的分界面处反应的问题时要注意这一点 3 若涉及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计算问题时要注意产生氢气的量与盐酸无关 只用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即可 13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跟踪训练1 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开右端胶塞 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到煤油中 反应前片刻

6、 钠的位置应在a处B 开始反应后 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C 反应一段时间后 左端液面上升 进入长颈漏斗 a处有无色气体产生D 若用苯或酒精来代替煤油 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答案 解析 14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2 2017陕西汉中模拟 将0 05molNa分别投入盛有100mL水 100mL盐酸 100mL硫酸铜溶液的X Y Z三个烧杯中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2Na 2H2O2Na 2OH H2 B 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 相比而言 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C 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但沉淀不是单

7、质铜D 三个烧杯中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答案 解析 15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钠的氧化物Na2O和Na2O2的比较 16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17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自主巩固如图所示 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 1mol 水的质量为100g 1 反应 最多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0 05mol 2 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2H2O 4Na 4OH O2 3 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8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8、 1 Na2O2与CO2 H2O反应的五大关系 19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20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21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2 Na2O2强氧化性的五个表现 22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例2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 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a2O2中阴 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 1B 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 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 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

9、生相同量的O2时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 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C 解析 Na2O2由Na 和构成 因此Na2O2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1 2 A错误 由Na2O2分别与H2O CO2的反应可知B错误 C正确 Na2O2漂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SO2漂白只是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错误 23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例3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 CO2是还原剂B 1molNa2O2参加反应 有2mole 转移C Na2O2晶体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1 2D CO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

10、非极性键 C 24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易错警示 1 Na2O2与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2 1molNa2O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 转移的电子数可能是1mol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时 也可能是2mol 只作氧化剂或只作还原剂时 25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跟踪训练3 将Na2O Na2O2 Na和足量NaHCO3的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 经足够长的时间后排放出所有气体物质 则最终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Na2O2与Na2CO3B Na2CO3C NaOH和Na2CO3D Na2CO3 Na2O2 NaOH 答案 解析

11、26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三 4 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 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后 若固体质量增加了14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 解析 27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 物理性质 28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 化学性质及用途 29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30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特别提醒 1 Na2CO3溶液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 但NaHCO3溶液和盐酸不可以用互滴法鉴别 2 不能用Ca OH 2溶液或Ba OH

12、 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因为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31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自主巩固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 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2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均有水珠出现 则说明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3 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H2O CO2 4 向小苏打和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有气泡冒出 说明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5 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6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32 考点三

13、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1 Na2CO3 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1 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33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 Na2CO3 NaHCO3 NaOH及其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34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35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例4某校课外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甲 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方案 甲组同学用质量法 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称量样品 加入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称量固体 1 实验时 蒸发结晶操作中 除了酒精灯外 还要用到的仪器是 2 有同学认

14、为 加入适量盐酸 不好控制 应改为 加入过量盐酸 便于操作且不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该观点 填 正确 或 不正确 其原因是 3 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46 4g 蒸发后固体质量为40 95g 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 蒸发结晶过程中若有固体飞溅 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 36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方案 乙组同学的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称量样品 称量C 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净化 吸收气体 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果 再称量C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37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5 在装置C中装入碱石灰来吸收净化后的气体 装

15、置D的作用是 6 有的同学认为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在反应前后都通入N2 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 38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方案 气体分析法 7 把一定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 用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 B中溶液最好采用 填序号 使测量误差较小 a 饱和碳酸钠溶液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 饱和氢氧化钠溶液d 饱和硫酸铜溶液 39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答案 1 铁架台 带铁圈 蒸发皿 玻璃棒 2 正确盐酸易挥发 过量的盐酸在加热过程中挥发 不影响结果 3 45 7 4 偏小 5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以确保U形管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 6

16、 使A B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被C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 减小实验误差 7 b 40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41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规律方法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1 气体法 42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2 沉淀法 43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跟踪训练5 下列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 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C 溶于水后 滴加稀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 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解析 44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6 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 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并将溶液加热 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45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