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4004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练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 下列反应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的是()A. HHHHB. 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C. Mg 2HCl=MgCl2 H2 D. H2SO4 2KOH=K2SO42H2O2. 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 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 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 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3. 为了研究化学反应XY=Z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

2、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X的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由此说明() 反应为放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 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A. B. C. D. 4. 已知在25 、101 kPa下,57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 758.80 kJ热量,则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8H18(l)O2(g)=8CO2(g)9H2O(g);H48.40 kJmol1B. C8H18(l)O2(g)=8CO2(g)9H2O(l);H

3、5 517.6 kJmol1C. C8H18(l)O2(g)=8CO2(g)9H2O(l);H5 517.6 kJmol1D. C8H18(l)O2(g)=8CO2(g)9H2O(l);H48.40 kJmol15. 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H2O2(l)=2H2O(l)O2(g),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B. 2 mol H2O2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H2O和1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C. 加入MnO2或FeCl3均可提高该分解反应的速率D. 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慢6.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

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7. 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 kJ、946 kJ;形成1 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 kJ。在反应N23H22NH3中,每生成2 mol NH3,则()A. 放出92 kJ热量 B. 吸收92 kJ热量C. 放出209 kJ热量 D. 吸收209 kJ热量8. 根据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是()A. 2A(g)B(g)=2C(g) B. 2C(g)

5、=2A(g)B(g)C. 2AB=2C D. 2C=2AB9. 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斜硫和正交硫互为同素异形体B. 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C. 两种硫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 S(s,单斜)=S(s,正交);H0.33 kJmol110. 25 、101 kPa下,煤炭、氢气、天然气和甲醇(CH3OH)等几种燃料的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依次是33 kJg1、143 kJg1、56 kJg1、23 kJg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s)O2(g)=CO2(g);H396 kJmol1 B.

6、CH4(g)2O2(g)=CO2(g)2H2O(l);H896 kJmol1C. 2H2(g)O2(g)=2H2O(l);H286 kJmol1D. CH3OH(l)O2(g)=CO2(g)2H2O(l);H736 kJmol111.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12. CO(g)与H2O(g)反应生成CO2(g)与H2(g)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要放出41 kJ热量B. 该反应为放热

7、反应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 (g)=CO2(g)H2(g);H41 kJmol1D. CO(g)与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CO2(g)与H2(g)所具有的总能量二、 填空题13. 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 mol SO2(g)被氧化为1 mol SO3(g)的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反应属于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 图中A、C分别表示_、_。(3) 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E、F、H分别代表什么意义?E_;F_;H_。(4) 改变反应条件可改变E值大小,如加入V2O5作催化剂,可使E值

8、减小。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填“有”或“无”)影响。(5) 图中H_kJmol1。14. (1)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写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 氢能源是21世纪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请在下图的两个方框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主要是_能转化为_能。1. B解析:根据图象,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或过程。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中会放出能量,A错误;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吸热

9、反应,B正确;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2. B解析: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A错误,B正确;放热反应的本质是: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C错误;燃烧反应中,化学能还能转化为光能,D错误。3. B解析: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是因为集气瓶内压强增大引起的,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4. B解析:57 g C8H18(辛烷)的物质的量为57 g114 gmol10.5 mol,0.5 mol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 758.80 kJ热量,则1 mol C8H18(辛

10、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 758.825 517.6 kJ,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规定,B正确。5. C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2 mol H2O2具有的能量大于2 mol H2O和1 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B错误;MnO2或FeCl3可作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分解反应的速率,C正确;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D错误。6. B解析: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来决定,与反应条件无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7. A解析: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 H

11、H键,1mol 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 kJ946 kJ2 254 kJ,生成2 mol NH3共形成6 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 kJ2 346 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 346 kJ2 254 kJ92 kJ,A正确。8. A解析:由于2A(g)B(g)的总能量大于2C(g)的总能量,所以当2A(g)B(g)作为反应物时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由于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一般同种物质在气态时能量最大,液态其次,固态时能量最低,所以只能判断与图中对应状态反应的能量变化。9. B解析:单斜硫和正交硫都是由硫元素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

12、体,A正确;根据图示,利用盖斯定律得:S(s,单斜)=S(s,正交);H0.33 kJmol1,可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时要放出热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较稳定,B错误,D正确;根据图示可知,两种硫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正确。10. B解析:煤炭的热值是33 kJg1,则12 g煤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396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6 kJmol1,A错误;天然气的热值是56 kJg1,则16 g 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896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6 kJmol1,B正确;氢气的热

13、值是143 kJg1,则4 g H2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572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2 kJmol1,C错误;甲醇(CH3OH)的热值是23 kJg1,则32 g CH3OH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736 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O2(g)=CO2(g)2H2O(l);H736 kJmol1,D错误。11. D解析:水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而使用催化剂后使反应变得容易,故选项D正确。12. B解析:从图象分析知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则正反应放热,逆反应吸热,A错误;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14、正反应放热,B正确;正反应放热,应是H0,C错误;正反应放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D错误。13. (1) 放热(2)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3) 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2 mol SO2(g)完全被氧化为2 mol SO3(g)时的焓变(4) 无(5) 19814. (1) 2H2(g)O2(g)=2H2O(l);H572 kJmol1 (2) H2OH2O2化学电解析:(1) 根据条件,1 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故反应为2H2(g)O2(g)=2H2O(l);H572 kJmol1。(2) 用氢能源的燃料电池应是H2和O2反应生成H2O,且电池都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此装置是水在太阳能、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H2和O2,然后在电池中燃烧又重新生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