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03945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二单元 《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归鹿门歌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味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本诗通过对比手法表明自己的人生抉择隐居清静之地。在阅读时应注意作者是如何将俗人与隐士作对比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的。【诗海拾贝】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泊:停船靠岸。 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赏析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起句“移舟泊烟渚”点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第三句“野旷天低树”写江边的远景: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

2、低。第四句“江清月近人”写江中的近景: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文本卡片】一、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在家乡隐居,过着闭门苦读、灌园艺圃、救患释纷的生活,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又归隐。曾做过张九龄的短期幕僚。他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因其生活经历简单,故其诗歌内容较集中,主要描写漫游旅程中所见的自然景物和他的隐逸生活,表现一种悠闲自得和洁身自好的情趣

3、。但他不甘心隐沦却不得不终身隐沦的生活现实,又使他的作品不能一味冲淡平和,而在山水描写中常隐含游子飘泊、身世落拓之感,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愤愤不平。二、背景简介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鹿门山在汉江东岸、沔水南岸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地在鹿门山辟一处住所,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的别墅。【基础荟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渡头 ()栖隐()岩扉() 寂寥()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渔

4、梁渡头争渡喧:_忽到庞公栖隐处:_岩扉松径长寂寥:_惟有幽人自来去:_4文学文化知识。孟浩然,_朝_(今湖北襄樊)人。少时,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又归隐。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他是唐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他的诗多写_和_,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_并称_诗人。【要点突破】一、整体把握1从夜归鹿门歌的题目就可看出,这首诗有纪实之意,诵读全诗之后,概述这首诗描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原文的诗回答,并加以解释。答:_二、细部探微2宁静、清幽之地,作者却说道“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句中的“幽人”是指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

5、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3作者渐行渐远,江上的喧闹已然远离,作者由江上到达了山间,那山间的景象又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将这山间之景和江边之景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答:_【感悟总结】一、中心主旨孟浩然四十多岁赴长安谋求政治出路,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回到家乡决心以庞德公为榜样,隐迹山林,以表现自己的隐士情感。本诗借回鹿门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隐居的幽雅兴致,也透露出了孤寂无奈的心情。二、写作特色本文运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对比。开头两句,以山里钟声和天色将晚表现静的一面,用渡口争渡表现嘈杂的一面,两相对照,更显隐者的超俗清静。三、四两句则用村人的忙碌和诗人的闲适作对比,突出了他的隐士风范。 【文白

6、对照】 预习学案答案1dq filio2喧闹、寒暄庞公、宠爱寂寥、姓廖石径、自刭3喧哗庞德公,襄阳人。东汉隐士。荆州刺史刘表请他为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石门隐居者,诗人自指4唐襄州襄阳隐居闲适羁旅愁思王维山水田园 课堂学案答案1“余亦乘舟归鹿门”,我也乘着船,要回到鹿门去。2这里的“幽人”既是庞德公,又是诗人自况。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的来来去去。像当年庞德公也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心中是多么的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3山中之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树影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使人陶醉了,不知不觉间到达了“庞公栖隐处”。此处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景色是何等的宁静、清幽。江边之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寺之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