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03932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一 我国某出口公司先后与伦敦B公司和瑞士S公司签订两个出售农产晶合同,共计3500长吨,价值8275万英镑。装运期为当年12月至次年1月。但由于原定的装货船舶出故障,只能改装另一艘外轮,至使货物到2月11日才装船完毕。在我公司的请求下,外轮代理公司将提单的日期改为1月31日,贷物到达鹿特丹后,买方对装货日期提出异议,要求我公司提供1月份装船证明。我公司坚持提单是正常的,无需提供证明。结果买方聘请律师上货船查阅船长的船行日志,证明提单日期是伪造的,立即凭律师拍摄的证据,向当地法法院控告并由法院发出通知扣留该船,经过4个月的协商,最后,我方赔款209万英镑;买方方才肯撤回上诉而结案。 分析:倒

2、签提单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识破,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倒倒签提单的情况还是相当普遍。尤其是当延期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出口商会铤而走险。当倒签的日子较长的情况出现,就容容易引起买方怀疑,最终可以通过查阅船长的航行日志或者班轮时刻表等途径加以识破。 案例二 有份CIF合同,出售矿砂5咖公吨,合同舶装运条款规定:CIFHamburg,1989年2月份:由一船或数船装运。买方于2月15日装运了3100公吨,余数又在3月1日装上另一艘轮船。当卖方凭单据向买方要求付款时,买方以第二批货物延期装运为由,拒绝接受全部单据,并拒付全部贷款,卖方提出异议,认为买方无权拒收全部货物。 分析

3、:根据合同由一船或数船装运的规定,可以认定该合同是允许分批装运的。卖方在履行合同时,分两批装运,第一批货物的装货时间是符合合同规定的,只是第二批货物违反了合同规定的期限。因此,买方不应对符合合同的第一批货物拒收或索赔权力。至于第二批货物,虽然违反了合同,但是,装运时间仅仅超过期限一天,一般不能视为根本性违反合同,因此,买方拒收第二批货物的理由也是不充分的,最多只能要求赔偿。 案例三 我国A公司与某国B公司于2001年10月20日签订购买52500吨化肥的CFR合同。A公司开出信用证规定,装船期限为2002年1月1日至1月10日,由于B公司租来运货的“顺风号”轮在开往某外国港口途中遇到飓风,结果

4、装至2002年1月20日才完成。承运人在取得B公司出具的保函的情况下签发了与信用证条款致的提单。“顺风号”轮于1月21日驶离装运港。A公司为这批货物投保了水渍险。2002年1月30日“顺风号”轮途经巴拿马运河时起火,造成部分化肥烧毁。船长在命令救火过程中又造成部分化肥湿毁。由于船在装货港口的延迟,使该船到达目的地时正遇上了化肥价格下跌A公司在出售余下的化肥时价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给A公司造成很大损失。请根据上述事例,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途中烧毁的化肥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2)途中湿毁的化肥损失属什么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3)A公司可否向承运人追偿由于化肥价格下

5、跌造成的损失?为什么? 回答:(1)属单独海损,应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途中烧毁的化肥属于单独海损,依CFR术语,风险由A公司即买方承担;而A公司购买了水渍险,赔偿范围包含单独海损,因此由保险公司承担。 (2)属共同海损,应由A公司与船公司分别承担。因船舶和货物遭到了共同危险,船长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又合理地造成了化肥的湿毁。 (3)可以。因为承运人迟延装船,又倒签提单,须对迟延交付负责。案例四 国外一家贸易公司与我国某进出口公司订立合同,购买小麦500吨。合同规定,2002 年 1月20日前开出信用证,2月5日前装船。1月28日买方开来信用证,有效期至2月10日。由于卖方按期装船发生困难,故电请

6、买方将装船期延至2月17日并将信用证有效期延长至2月20日,买方回电表示同意,但未通知开证银行。2月17日货物装船后,卖方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 问题: (1)银行是否有权拒付货款?力什么? (2)作为卖方,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回答: (1)银行有权拒绝议付。理由如下:根据UCP500的规定,信用证虽是根据买卖合 同开出的,但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银行只受原信用证条 款约束,而不受买卖双方之间合同的约束。合同条款改变,信用证条款未改变, 银行就只按原信用证条款办事。买卖双方达成修改信用证的协议并未通知银行并 得到银行同意,银行可以拒付。 (2)作为卖方,当银行拒付时,可依修

7、改后的合同条款,直接要求买方履行付款义务。 案例五 某货代公司接受货主委托,安排一批茶叶海运出口。货代公司在提取了船公司提供的集装箱并装箱后,将整箱货交给船公司。同时,货主自行办理了货物运输惊险。收货人在目的港拆箱提货时发现集装箱内异味浓重,经查明该集装箱前一航次所载货物为精萘,致使茶叶受精茶污染。请问: 问题: (1)收货人可以向谁索赔?为什么? (2)最终应由谁对茶叶受污染事故承担赔偿责任? 回答: (1)可向保险人或承运人索赔。因为根据保险合同,在保险人承保期间和责任范围内, 保险人应承担赔付责任。因为根据运输合同,承运人应提供”适载”的COC,由于COC存在问题,承运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8、 (2) 由于承运人没有提供”适载”的COC,而货代在提空箱时没有履行其义务,即检查 箱子的义务,并且在目的港拆箱时异味还很浓重,因此,承运人和货代应按各自过 失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如承运人承担60%,货代承担40%的责任。 案例六 某出口公司按CIF条件成交货物一批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水渍险,货物在转船过程中遇到大雨,货到目的港后,收货人发现货物有明显的雨水浸渍,损失达70%,因而向我方提出索赔。 问题: 我方能接受吗? 回答:不能接受。货物被雨水浸湿属淡水雨淋险范围;保险公司和卖方对货损都不负责,由买方承担损失。 案例七 某年我某外贸公司出售一批核桃给数家英国客户,采用CIF术语,凭不

9、可撤消即期信用证付款。由于销售核桃的销售季节性很强,到货的迟早,会直接影响货物的价格,因此,在合同中对到货时间作了以下规定:“10月份自中国装运港装运,买方保证载货轮船于12月2日抵达英国目的港。如载货轮船迟于12月2日抵达目的港,在买方要求下,卖方必须同意取消合同,如货款已经收妥,则须退还买方。”合同订立后,我外贸公司于10月中旬将货物装船出口,凭信用证规定的装运单据(发票、提单、保险单)向银行收妥货款。不料,轮船在航运途中,主要机件损坏,无法继续航行。为保证如期抵达目的港,我外贸公司以重金租用大马力拖轮拖带该轮继续前进。但因途中又遇大风浪,致使该轮抵达目的港的时间,较合同的限定的最后日期晚

10、了数小时。适遇核桃市价下跌除个别客户提供外,多数客户要求取消合同。我外贸公司最终因这笔交易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问题: (1)我外贸公司与英国客户所签定的合同,是真正的CIF合同吗? (2)是或不是,请说明理由 分析一:分析该案例中,合同条款规定卖方须保证货物抵达目的港的时间,这一规定与CIF 术语的风险划分相矛盾,所以不是真正的合同。 分析二:合同中规定付款后买方在货物不能及时抵达目的港的情况下,应买方要求,须退款。 这一要求与付款条款的规定(凭不可撤消即期信用证付款)相矛盾,所以在履行合同时买方承担很大风险。 结论: 我外贸公司应吸取这次贸易的教训,在今后交易中尽力避免制定此类不切实际合同。

11、 案例八 我某出口企业按FCA Shanghai Airport 条件向印度A进口商出口手表一批,货价万5美元,规定交货期为8月份,自上海空运至孟买;支付条件:买方由孟买银行转交的航空公司空运到货通知即期全额电汇付款。我出口企业于8月31日将该批手表运到上海虹桥机场交由航空公司收货并出具航空运单。我随即向印商用电传发出装运通知。航空公司于9月2日将该批手表运到孟买,并将到货通知连同有关发票和航运单送孟买银行。该银行立即通知印商前来收取上述到货通知等单据并电汇付款。此时,国际市场手表价下跌,印商以我交货延期,拒绝付款、提货。我出口企业则坚持对方必须立即付款、提货。双方争执不下,遂提起仲裁。 问题

12、: (1)假如你是仲裁员你认为谁是谁非,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分析: (2)该按例规定交货期为8月份,我出口企业8月31日,将该批手表运到上海虹桥 机场交由航空公司(承运人)即完成交货。印商于9月2日到货时间为交货期, 与FCA术语规定相矛盾。 结论: 仲裁员的仲裁结果有利于买方。 案例九 有一年我国外贸公司向德国出口大麻一批,合同规定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对方寄过样品,合同订立后我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出具了货物品质比样品低7%的检验证明,并要求赔偿600英镑的损失。我方拒绝赔偿,并陈述理由说:我批商品在交货时是经过挑选的,因为是农

13、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也不至于比样品低7%。 问题: 我方失误在哪里?是否可以该商品并非凭样成交为由而不予理赔? 回答:卖方避免对交易货物的品质承担双重担保义务(既凭规格又凭样品);虽卖方电文中 告诉对方货物与样品相似,而不是完全相符,但买方有权保留所赔的权利;买出具 品质比样品低7%的证明,虽不符合实情,卖方拿不出留存样品,故要赔偿600英镑。 案例十 我出口公司与美商凭样成交一批高级瓷器,复验期为60天,货到国外经美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事隔一年,买方来电称:瓷器全部出现“釉裂”,只能削处理销售,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赔偿60%,我接电话后立即查看留存的复样,发现其釉下也有

14、裂纹。 问题: 我方因如何处理? 回答:货物与样品关系:货物品质要与样品品质相符。这批瓷器出现“釉裂”由配方本身 与加工不当所导致。买方收到货物时无法发现,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显露出来; 留存样品与出现同样情况,所以要赔偿。 案例十一 我一家外贸公司出口自行车800辆,合同规定木箱装,来证亦规定 PACKED IN WOODEN CASE 但在CASE 之后加有 C.K.D(全拆卸)三个字母的缩略语。我在出口时的所有单证都照来证要求制作。可是货到目的港后被进口海关罚款并多缴了关税。 问题: 这是为什么? 回答:C K D 全拆卸。S K D 半拆卸。有些不法商人利用S K D和C K D 逃税

15、;原来我方 出口800辆自行车整车(合同规定),买方要求改为C K D。目的是要逃避高额进口 税,所以不是我方责任,而是买方责任。进口国海关应处罚买方。案例十二 在80年代,有一进口商同国外买方达成一项交易,合同规定的价格条件为CIF,当时正值海湾战争期间,装有出口货物的轮船在公海上航行时,被一导弹误中沉没,由于在投保时没有加保战争险,保险公司不赔偿。 问题: 买卖双方应由哪方负责?为什么? 回答:注意保险责任的范围;由买方自己负责;按照UCP500的解释,在买方没有提出特 别要求的情况下,卖方投保责任范围最小的险别是合理的。 案例十三 某年我公司与非洲客户签定一项商品销售合同。当年12月起至次年6月交货。每月等量装运一定量米,凭不可撤消信用证,提单签发后60天付款。对方按时开来信用证,证内装运条件仅规定:最迟装运期为6月30日,分数批装运。我经办人员见证内未有“每月等量装运*万米”字样,为了早日出口,早收汇,便不顾合同装运条款,除当年12月按合同规定等量装运第一批外,其余货物分别与次年一月底,2月底装完,我银行凭单认附。 问题: 这样交货有无问题? 回答:分批装运的含义;这样交货有问题。有装运港交货和目的港交货两种方式。此案的 关键在于我方能否提前交货,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第五十二条,卖方 在规定日期之前交货,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