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7039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棉花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床管理复杂、移栽劳动强度大等缺点,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与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制的棉花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突破了长期以来棉花育苗依靠手工作业的传统模式,达到了棉花育苗省工、省力的目标。目前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处于试验示范阶段,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户对该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充分。为此,本报记者就机械化微钵育苗的优缺点和详细技术环节采访了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棉花栽培研究专家张培通副研究员。据介绍,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是利用制钵机械制成高 米左右、直径 后将棉种播入营养钵中的育苗方式。这种育苗方式比传统的营养钵育苗方式优越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机械制钵,制钵速度快,每小时可

2、出钵 2500,相当于手工制钵 5 小时的制钵量。二是钵体小、营养土用量少、苗床小,每亩可节省备土制钵用工 2 个以上。三是育苗期缩短,棉苗 2 叶 1 心期即可揭膜炼苗移栽,每亩可节省苗床管理用工 1个。四是移栽操作简便,每亩可节省移栽用工 2 个以上。但是,制钵机械价格高(每台需 3000 元),对植棉规模小的农户来说投入成本较大,限制了机械化微钵育苗技术的发展。加快研究步伐,研制出适合一家一户使用的小型制钵器械是该项技术应用发展的当务之急。机械化微钵育苗方式适合在沿海土质为黏土和壤土的地区应用,土质为沙土的地区成钵率低,最好采用传统的营养钵育苗。在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问题上,只要苗龄适宜,

3、棉苗素质好,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可以达到传统营养钵育苗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机械化微钵育苗方式适宜的移栽苗龄为 2 叶 1 心,超过 2 叶 1 心期不利于移栽成活,茬口较晚的地区应适当推迟播种。由于机械化微钵育苗钵体小、苗龄短,在育苗管理上与传统营养钵育苗有所区别。播期确定。育苗时间应适当推迟,早茬口播种期在 4 月 15 日前后,中晚茬口播种期在 4 月 25 日前后。播种操作。苗床浇足水后播种,每钵播 1,上盖 米厚细土,营养钵间空隙要填满。播后对苗床喷施除草剂,上搭高 50米的小拱棚,并清理苗床四周的排水沟。苗床管理。播种至齐苗前高温高湿催齐苗。出苗前封闭棚膜,齐苗后抢晴天揭膜晒床降湿,防止棉苗蹿高形成高脚苗和预防病害。子叶平展时喷施广谱保护性杀菌剂预防苗期病害,没有用过床草净的苗床喷施壮苗素控高。苗期苗床温度控制在 25气温升高后揭开两头棚膜和通风孔降温,确保棉苗暖床过夜,促苗快长。遇阴雨天气盖好棚膜保温。移栽前 4揭膜炼苗,控制水分,确保移栽时钵体完好。苗龄 20、棉苗 2 叶 1 心期移栽。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