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7036910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语文园地的学习了,请大家快速、轻轻地打开课本第13页,看看本次有哪几个板块的学习任务,然后大致看看,这几个板块是关于语文哪些方面内容的学习。2.这节课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有:(1)交流平台:交流本组课文学习的收获;(2)词句段运用:关于语文基础知识中词、句、段的理解与运用;(3)日积月累:古诗词的阅读与积累。3.板书:语文园地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回顾、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进一步理解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认识对比修辞的语言形式,理解在表达上的作用。3.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按要求用“温和”写

2、不同的句子。4.能熟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大致了解意思。(二)过程与方法1.在回顾中认识,在交流中发展,让作者的表达、抒情方法变成自我心领神会、言传分享的知识与能力。2.通过遣词造句的言语实践,提高语言的识别与运用能力。3.在诵读中感悟诗意,积累古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积累,感受语言魅力和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出示教材13页“交流平台”内容。1.问题引领:(1)读一读,想一想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交流了学习所得?(2)学了本单元课文,你有什么想和同学们交流的呢?2.学习提示:(1)自由读三位同学交流的内容,想想他们是从哪些方面谈学习收获的。(2)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集中交流时,可适当在已有交流内容上有所发展。如“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作者思考到了什么?白鹭:从“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的句子中思考到了社会生活中因平凡而被人忘却了美的人。落花生: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难能可贵,这不正是我们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吗?桂花雨:童年的生活永在心中,故乡的情结萦绕脑海。忘掉童年、忘掉亲人、忘掉朋友、忘掉故乡,这怎么可能呢?珍珠鸟:你我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信赖创造的美好境界。(4)讨论:学了本单元课文,你有什么想和同学们交流的呢?预设: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

4、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白鹭读了这个段落,我感受到作者把白鹭的动作、神态写得活灵活现。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实际很安稳,而且很悠然。拟人修辞的运用,把白鹭与其它鸟所没有的嗜好写得传神且有人情味。“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在望哨吗?”疑问句的运用,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是望哨,不是望哨?由着人们去想象吧!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

5、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落花生母亲提议过收获节,真是用心良苦。父亲把花生和桃子、苹果、石榴作对比,更是用心独到。我们爱慕桃子、苹果、石榴鲜亮的颜色,味美的果实,可花生没有这鲜艳的外表,只能在地里逐渐成熟饱满,等待时机让人们享用。母亲点头,父亲由花生到人,告诫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可见,父母和我们过收获节是为了教育我们怎么做人。是的,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这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吗?同时,作者这种借物喻

6、人的写作方法,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引导学生从本组其它几篇课文中找出具体内容谈学习体会。)3.梳理小结: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从作者的笔下感触到了白鹭那令人忘却的美,花生那默默奉献的品质,“桂花雨”中那浓浓的思乡情,珍珠鸟对“我”的信赖而友好相处的情景。一花一鸟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有意。作者就是凭借这些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表达情怀,寄托希望。(板书:借助事物 表达情感)(二)词句段运用1 出示本版块第一部分学习内容(13页)1.问题引领:读完句子后,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学习提示:(1)自由读读这几个句子,明白句子写了什么。(2)提示学生第3句是四下课文乡下人家中的句子。

7、可对课文进行大致的回忆,以帮助理解这句话。(3)展开交流:理解句子中都用了对比描写,把什么和什么加以对比,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3.交流要点: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父亲这样对比,只是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进一步突出花生的品质特点,不是在对比中否定桃子、苹果、石榴。作者在写白鹭的颜色配合和身

8、段大小时,提及白鹤、朱鹭和苍鹭三种动物,这也是对比描写方法的运用。白鹤大而生硬,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有色彩,但不及白鹭淡雅素净,也大了一些。和白鹭比较起来显得太不寻常。这样的对比中,衬托了白鹭的外形美,强调白鹭色素、身段大小的适宜和被忽视的美。这里把乡下人家门前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与城里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和竖立的大旗杆作对比,比出了乡下人家别有的风味和情趣。石狮子、大旗杆虽庄重、华丽,但适合装饰在城里大楼前,且有人工雕琢之痕迹。而农家瓜架上的瓜、藤、叶不仅色彩鲜艳,而且样子可爱。它是乡村的独有风景,自然的装饰。这一道装饰,是乡下人家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所以比起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

9、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竿要可爱多了。4.梳理小结:从这三篇课文3个段落的句子中,我们发现作者都是抓住具体的事物,采用对比描写的方法以更强烈抒发情感。(板书:运用对比 加强情感 )(三)词句段运用2出示本版块第二部分学习内容(14页)1.问题引领: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2.学习提示:(1)教师指导学生,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法不同,意思也不一样,要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比较,加以理解和运用。(2)自由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3)采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中“开辟、姿态”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可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词语解释,选取合适义项。(4)教师指导学生用口头语

10、或书面定义来区别比较词语意思。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开辟:这里指把荒地开挖整理成种花生的田地。)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开辟:开创。比喻空前的,原来所没有的。)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姿态:这里指树的样子。)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姿态:风格,气度。也指精神面貌。)(5)你能用“开辟”“姿态”练说不同意思的句子吗?(6)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是不一样的?(学生说词语,并选取词语说句子加以比较区别。)如:骄傲 清白 搁浅 铺盖 东西 反正 对头 是非(7)按要求用“温和”一词写句子。(8)展

11、示交流,师生评议。例:(形容气候) 风轻轻的、温和地吹着。温和(形容性格) 她性情温和,从没对人发过脾气。3.梳理小结:同一词语有不同的意思,只有认真加以比较区别,才能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板书:比较区别 准确运用 )(四)日积月累出示: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1.问题引领: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写了什么,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2.学习提示:(1)借助工

12、具书读准字音。y ru ji 虞 緌 藉(2)再读古诗,读通读流利。(3)借助注释,大致说说诗句意思。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3.梳理小结: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从表面来看,这首诗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诗中却处处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性志趣。“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蝉用细嘴吮吸清露,一语双关,暗示着为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的最后评点

13、道,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而不是凭借秋风一类的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四、动漫微课 对比对比是表现事物特点的常用手法,把所要描写的事物与同类其它事物相对比,从而使所要描写的事物特点更加鲜明。比如在白鹭这一课,作者在写白鹭的颜色配合和身段大小时,提及白鹤、朱鹭和苍鹭三种动物,这也是对比描写方法的运用。白鹤大而生硬,粉红的朱鹭和灰色的苍鹭有色彩,但不及白鹭淡雅素净,也大了一些。和白鹭比较起来显得太不寻常。这样的对比中,衬托了白鹭的外形美,强调白鹭色素、身段大小的适宜和被忽视的美。在落花生这一课,父亲把花生和桃

14、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父亲这样对比,只是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进一步突出花生的品质特点,不是在对比中否定桃子、苹果、石榴。我们在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事物特点的时候要注意,与所描写事物相对比的一定要是同一类事物。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借助事物 表达情感 运用对比 加强情感 词句段运用 区别比较 准确运用 日积月累 以蝉自喻 高洁清远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