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703615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精品导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脚本)1、 新课导入1.读一读,做一做。请跟我一起念儿歌,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手足口耳目,人的五件宝。学习和劳动,天天离不了。2.猜一猜。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不见面。(谜底:耳朵)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谜底:眼睛)3.你认识它们吗?(画出人体图,包含清晰的脸部五官: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足)点击后大约在对应位置出示: 口耳目手足4.出示课题: 口耳目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站坐行的规范。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学习生字;联系生活,理解

2、意思;想象说话,明白口、耳、目、手、足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站坐行的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字词运用(一)学习新笔画。出示:横折笔画 读:(横折) 例字(口)出示:撇笔画 读:(撇) 例字(手)出示:弯钩笔画 读:(弯钩) 例字(手)(二)看图猜读,不会读的字请教老师和同学。耳朵图片 (耳) 眼睛图片 (目) 口图片 (口)手图片 (手) 足图片 (足)(三)跟老师读,再自己读。站 坐 耳 足 手 (四)连一连。口 目 手 足 耳 看东西 说话 做事 听话 走路(五)说一说与下列生字意思相同的字。口嘴 目眼 足脚 站立四、 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PPT出示课文第9页

3、图画)1.问题引领:(1)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说一说吗?(2)图画中的5个字,你认识它们吗?2.学习提示:(再出示课文第9页图画)(1)学生看图,自由说图上内容。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小孩、花、蝴蝶。)(同时在图中圈出相对应的事物)(2)教师由近及远指导学生看图,把看到的内容说一说。从近到远,猜一猜这些小孩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3)随机出示带有生字的图片或卡片“口、耳、目、手、足”。认识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图片或卡片“口、耳、目、手、足”。)3.梳理

4、小结:(PPT出示)图上画的是两个小女孩在看花。一个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对另一个小女孩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一个小男孩从远处跑过来说:“我也和你们一起来看看这美丽的花。”看了这美丽的图画,我们又认识了几个新的字宝宝:口、耳、目、手、足。六、精读领悟(一)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出示人体图像和口、耳、目、手、足图片)1.问题引领:(1)谁能将图片贴在人像中相应的位置?(2) 谁知道它们的作用呢?2.学习提示:(供教师参考)(1)学生贴好图片后,说说各自的作用。(2)指导积累。(教师可以出示汉字卡片“手、足、口、耳、目,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以

5、加强音形义的联系。重点指导“手、耳、足”翘舌、平舌字音的比较、区别。)你能用学到的生字说一句话吗?(同时出示“口目耳手足”的生字卡片或图片)(3)适当拓展。(比如“手”,教师可以指着手的各部位让学生说词语、明部位。如: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手臂。还可以做动作说词语,如:招手、拍手、握手、挥手、搓手。)“手”的拓展。你知道这些部位的名字吗?(出示一张手的图、有几个标记点分别是:手心、手背、手指、手腕、手臂)(4)运用学法,鼓励学生用字组词或说话。3.梳理小结:(PPT出示)口目耳手足,样样都重要。学习和生活,一样少不了。人身上的每一样器官,每一个部位,如同机器零件,缺一不可。(二)读韵文、练动

6、作、懂规范(出示课文第10页两幅图)1.问题引领:(1)观察图画,你看懂了什么?(2)听老师读韵文,再说说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2.学习提示:(供教师参考)(再出示课文第10页两幅图)(1)学生试读韵文,教师再教读韵文。(多读几遍,读通读熟)(2)正音识字。(“站、松”处于同一句,前者翘舌音,后者平舌音。“坐、钟”处于同一句,前者平舌音,后者翘舌音。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听音辨音读准。)(3)读出韵味,体会含义。(在带读和模仿中突出“松、钟、风、弓”韵尾,读中感受站坐行卧应有的精气神。)(4)说说图画内容。(图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站得怎样,坐得怎样。)图画中的人物是谁?在干什么?(图画中是中国

7、戏曲中女“花旦”站、男“老生”坐的样子。)(我国戏曲演员女“花旦”男“老生”站和坐的样子,在语境中体会“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可现场指名学生示范“站如松、坐如钟”。自悟加讲授,理解“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感受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人生的益处。)(5)他们站得怎样?坐得怎样?(站得笔直、坐得端正。)(6)用书中的文字来形容,那就是:(站如松,坐如钟。)(分别配图:笔直的松树、寺庙的大钟)(7)你知道下面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吗?行如风,卧如弓。行如风:走路的步子像风一样轻快。卧如弓:睡觉的姿势像弓一样。(分别配图:行如风、卧如弓的图片)(上述这些日常仪态规范,既端庄富于美感

8、,而且还有利于健康。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这种健康的生活习惯。)(8)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9)在生活中,你见过“站如松”的人吗?(出示图片:解放军站岗、升旗仪式的照片)3.梳理小结:小朋友,要记牢,行为规范很重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三)指导写字1.田字格出示:“口、耳、目、手”。“口”字,第一笔竖和横折的折,应稍微往里斜,呈上宽下略窄,不要把“口”写成方块。“耳”字,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个横是长横,要稍稍向上斜。“目”字,中间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两横之间距离一样。“手”字,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

9、线上,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2.提示:(1)出示生字卡片。(多种形式或游戏形式识字,还可以通过组词、说句子强化字音和字义。)(2)提出写字要求。(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规范字,想好了动笔,如有的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3)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教师应在黑板上亲笔示范,比较折、弯钩,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4)学生初学写字,教师要逐个进行写字指导。(5)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10、,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3.小结:“三分写,七分看”,想要写好字,就要认真观察例字。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汉字、展现美好的书写成果打下最坚实的基础。七、巩固提高(一)说说笔画名称。横折笔画(横折) 撇的笔画(撇) 弯钩笔画(弯钩)(二)按笔画数写出下面的字,每个字写2个。 口 目 耳 手三画的字: 四画的字: 五画的字: 六画的字: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口 手 目 耳 (四)用字说句子。站:解放军叔叔在站岗。坐: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八、比较阅读读书写字歌读书写字要做到,姿势正确很重要。书要斜立人坐正,保护眼睛和颈部,写字牢记“三个一”:“一尺”“一拳”和“

11、一寸”。肩平、身正、足要安,书写漂亮人人夸。1.把儿歌中会认的字圈出来。2.小朋友在读书时要做到:书要斜立人坐正。3.写字牢记“三个一”,你知道是哪“三个一”吗?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九、检测反馈(一)连一连。耳朵图 口 图 足图 眼睛图 手图 口象形字 足象形字 耳象形 手象形字 目象形字 口 耳 足 手 目(二)按课文填一填。口能(说话) 耳能(听话) 目能(看东西) 手能(做事) 足能(走路)(站)如松 (坐)如钟 行如(风) 卧如(弓)十、佳作欣赏十一、板书设计3 口耳目口说 站如松 耳听 坐如钟 目看 行如风 手做事 卧如弓足走路十二、动漫微课写撇和弯钩的技巧小朋友们,本课学的“手”字就包含有笔画“撇”和“弯钩”。怎样才能把这两种笔画写美呢?我来告诉你们写字小技巧。撇:由按到提,由重到轻,从粗到细。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小朋友们,你们也动手写写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