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7032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综合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在我地长江流域棉区发生量较大,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病较重而且较普遍,在我地则具体为 7、8 月份零星发病。9 月中、下旬至 10 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受害轻的植株黄瘦铃少而小,纤维短,吐絮不畅,发病重的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对产量影响极大。一、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红色、紫色斑点,逐渐扩展至全叶红褐色、褐色,叶片自下而上脱落成光杆,有时病叶亦可呈红黄色,并且伴有植株萎蔫现象,最终导致全株死亡。雨后初晴,萎蔫症状表现特别明显,远望似棉花枯萎病,但其茎、根内部的导管不变成黑色。二、病因。通过连年调查证实,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抗虫棉、施钾少的田块发生较重,砂壤

2、土田块较马肝土田块发生重。例如 2000 年我地孟湖农场八中队 150 亩棉花全部发生红叶茎枯病,在 10 月 18 日全部落光叶子,产量影响极大。据调查,这 4 块田全部是砂壤土,种棉品种是抗虫棉 410,花铃肥未施钾肥、磷肥,仅仅施用了饼肥和尿素,亩用量分别是 40 千克和尿素 25 千克,较相邻的孟湖七中队发病率高了 另外,早衰的田块发病较重,其主要原因是旺盛的生殖生长期肥水供应不足,造成根系生长环境不良,使棉株的抗逆性差,促使红叶茎叶病发病加重;早衰的棉株还容易被其他病菌侵染,诱发其他病害。三、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自 1998棉铃虫在长江流域棉区大发生,虫灾让棉农损失惨重,抗虫棉

3、种植面积已达到 98%以上,是棉花红叶茎枯病在我地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合理选用棉花品种,适量种植杂交棉,以抑制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2、合理施肥,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追肥要分次施用,前轻后重,氮磷钾肥合理配比,在缺钾田块适当增加钾肥的使用量。做好抗旱排涝工作,适时灌溉抗旱,协调肥水的供应,以水促肥。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干旱季节及时进行浅中耕切断毛细现象,减少水分的蒸发,保墒并促进根系的发展,有利于棉株的生长,增加抵抗力。发病的田块及时补施速效钾肥,减轻病害的发生。4、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棉花发病以后,及时喷施甲霜灵、多菌灵等杀菌剂 2止其他病菌的入侵,缓解病症。喷药时可以亩用 100 克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肥使用,既可补肥,又可达控病的效果。棉花红叶茎枯病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的扩展蔓延,减少损失。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