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每课重点复习ppt课件(34页)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03168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每课重点复习ppt课件(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每课重点复习ppt课件(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每课重点复习ppt课件(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每课重点复习ppt课件(34页)(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草原 1 作者老舍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 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老舍 1899 1966 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满族人 生于北京代表作 骆驼祥子 龙须沟 茶馆 四世同堂 第一单元 2 说说对 蒙汉情深何任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 蒙古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这么深 怎么舍得分别呢 在夕阳下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上相互倾诉惜别之情 体会到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3 体会一下句子的表达方法 1 那些小丘的线条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答 把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

2、意画 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小丘线条的柔美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2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答 采用比喻 把各色的衣裳 疾驰群马 飘舞的衣带比作一条彩虹 写出了蒙古人民身穿节日盛装远迎来客 第二课 1 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三课 白杨 1 白杨 作者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 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 中心思想 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 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 作者借白杨 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第三课 白杨 3 线索 望白杨 说白杨 爸爸介绍

3、白杨 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决心 希望孩子成为白杨 借物喻人 4 理解以下句子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 第三课 白杨 答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 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 外在特点 高大挺秀内在特点 本性正直生命力强坚强不屈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答 这是设问句 借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决心 不软弱 也不动摇 第三课 白杨 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 在一

4、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答 高大的白杨树 暗喻新疆建设者 几棵小树 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 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 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 一定会经受考验 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第四课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 中心思想 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 风火山隧道的经过 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2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 有什么作用 第二单元 第五课 古诗词三首 1 牧童 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 闲散与惬意的生活

5、 2 舟过安仁 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 以伞作帆 张伞使风时天真 活泼的情景 3 清平乐 村居 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第六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 1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是自传体小说 城南旧事 的序言 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2 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 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第六课 冬阳童年骆驼队 3 作者在文中 默默地想 慢慢地写 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 看骆驼咀嚼 想象骆驼系铃铛 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 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 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看骆驼咀嚼 1 4 想象

6、铃铛作用 5 9 想替骆驼剪毛 10 追问骆驼去处 11 14 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15 16 第七 九课 1 祖父的园子 作选自萧红 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 A 我想 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 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 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B 童年的水墨画 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 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第八课 童年的发现 1 作者 俄国费奥多罗夫2 主演内容 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 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

7、的想象力 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 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 第八课 童年的发现 3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由梦中飞行产生疑问 就去请教老师 老师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引出了人是怎样来的 我进入了痴迷的思索 并大胆猜想 最后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八课 童年的发现 4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答 一语双关 1 讲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某些真实情况 如哥白尼等都有这样的遭遇 2 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谁让我是重大发现呢 被老师轰出教师也不足为奇了 第三单元 第十课 杨氏之子 1

8、 杨氏之子 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2 重点字词的意思 第十课 杨氏之子 3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 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 一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 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 婉转对答 机智的驳斥了孔君平 又是他无言以对 二是他用幽默的语言回答 表达了他应有的礼貌 从中可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 语言的机智幽默 11 晏子使楚 1 晏子使楚 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 沉着应对 机智反击 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 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2 课文主要内容 春秋末期 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想显显楚国的

9、威风 晏子巧妙回击 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 11 晏子使楚 3 晏子使楚 这篇文章的开头 中间 结尾有什么联系 答 晏子使楚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 这是故事的起因 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晏子机智对答 这是事情的经过 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是故事的结果 首尾照应 思路清晰 行文紧凑结构严谨 11 晏子使楚 4 晏子的性格特点 5 晏子说的话妙在哪里 答 1 没有选择余地要楚王打开城门2 以贬低自己来贬低楚国3 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 是因为楚王治国无方 造成社会风气不好 致使好人变成坏人 第十二 十三课 1 半截蜡烛 本篇课文是一

10、个短小的剧本 剧本 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 2 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打电话 A 本文是一段相声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B 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 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 说话啰里啰唆 废话连篇 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再见了 亲人 1 节选自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2 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 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 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 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第十四课 再见了 亲人 3 1 大娘 送食物 累得昏倒 救伤员 失去亲人 2 小金花 为救侦察员老

11、王 失去妈妈 3 大嫂 为志愿军挖野菜 失去双腿 第十四课 再见了 亲人 4 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 表达密不可分的亲情 中间叙述送别的情境和追忆难忘的往事 结尾以充分肯定的语气的反问句结尾 抒情与叙事相结合 避免平铺直叙 15 金色的鱼钩 1 通过对老班长的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等方面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 舍己为人 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2 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 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12、15 金色的鱼钩 3 1 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 灿烂的光芒 指的是老班长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 谈谈你对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的理解 16 桥 1 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 高风亮节 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 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桥 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 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 靠山 2 主要内容 洪水来了 老汉以自己的威信 果断地指挥村民们安全撤离 到达安全的地方 而老汉和他儿子却牺牲了 16 桥 3 老汉 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英勇献身 舍己为人 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永不倒塌的桥 4 体会重要

13、句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答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 一座山 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 冷静 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座 山 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 靠山 16 桥 木桥开始发抖 开始痛苦地呻吟 答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 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 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16 桥 5 课文表达的特色 答 1 构思别致新颖 设置悬念前后呼应 2 大量运用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 增强表现力 3 多用短句 渲染紧张气氛 17 梦想的力量 1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 希里杰克为了实现 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 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这一梦想 而不懈努力 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 坚定执著的 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2 谈谈你对 是呀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这句话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