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702788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总结 湾龙实小第一学期科学组校本研修 拐角,遇见更美的风景 对于我们科学组来说,本学期是一个 拐角 ,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学期。挑战在于我们人员紧缺,而且增加了创客这个我们也不太熟悉的领域;机遇在于我们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把握住了许多展示团队的智慧的机会,让孩子和老师们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冲击。下面,围绕我们的研修核心词 创新实践,从四个方面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小结。 1.钻研导学 为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和助学活动设计能力,引导教师继续践行 学本课堂 理念,落实市 新常规 要求,本学期,湾龙区小学科学教师将全体总动员,经历-设计-实施和改进 助学三单 的过

2、程。区里的 助学三单 主要指向科学课堂的探究和研讨,通常有 活动帮助卡 、 组内研讨帮助卡 、 小组帮助卡 。 助学三单 和我校一直在做的 导学单 的功能导向一致,都是一种帮助孩子实现自主学习的脚手架, 助学三单 的范式可能更具科学味。 本学期,我们科学组在导学方面,根据区研修精神结合我们校级的三单教研进行整合版的导学创新活动,科学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 助学三单 的开发、实践和修改中。我们本学期的6次教研活动都围绕该主题进行,其中3次是针对基础性课程的,还有3次是结合拓展性课程进行的。我们借助范例研读、课例研究、网络研讨(微信)、主题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此期间,李璇、王翔翔、张建芬3位老师开出

3、公开课;组内7人分工,开发了三年级第三单元的7课助学单与全区科学老师共享;冯幼义老师的导学案例获得市一等奖。 将校本的 导学三单 和区里的 三单导学 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我们的课堂在慢慢地靠近 学本 ! 2.打造精品课程 我们曾经对4-6年级孩子的做过问卷,统计数据显示85%以上的孩子认为玩中学、学中玩,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能拥有自己喜欢课程的选择权是他们所期待的幸福。学生对动手实践类的课程期待值最高,因此,课程研发团队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点,发现孩子对变废为宝,挑战创意制作等活动非常感兴趣。而动手能力,将课堂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恰恰是基础课程中学生缺少锻炼的部分。基

4、于以上情况,我们开始酝酿课程目标,试图通过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给孩子提供一个运用知识,将自己的创意想法变成现实的机会。总结历年指导社团活动的经验,我们确定 创新实践 为拓展性课程的核心目标,开发了 创意孵化 课程。经过多方指导,我们的创意孵化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深化改革 虽然我们科学组只有几,但是在课程改革方面,特别是课程评价中我们一直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我们科学组从2013年9月开始科学币的评价,三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积累,一直在前进。我们整理总结三年来的实践经验,撰写的课题小学 科学币 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获得了市级一等奖的好成绩;除此之外李璇老师撰写的相关论文获得

5、区级二等奖;在市级的课程评价现场会中展示我们科学币的由来。 4.营造创客文化 因着创客基地的申报工作,我们科学组在校级层面大力营造创客文化,围绕 创新实践 做了两条线的工作。第一条线 主题活动线:从开学初的教师代表,到学期中的科技节暨创客节开幕式,再到后续的创客节系列活动。第二条线 打造创意孵化空间:我们将楼六楼的三个教室和两个阳台进行统筹安排,设置了创意孵化教室、3D打印区、百变积木区和园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场地,另外通过创客基地的配置了10万左右的,为孩子的提供硬件支持。当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活动,他们从 没有听说过 到 慢慢地了解 甚至是 深入地参与 ,大家收获的不仅是新

6、奇,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是发展在基础性课程中缺少的创新、动手和实践的能力。 除了营造校级层面的创客文化氛围之外,我们还组织对外开放的活动或者走进社区进行公益活动。本学期我们迎来了往届的毕业生和区机关的小朋友来创客空间体验MBOT机器人和乐博士积木;我们也将机器人和3D打印笔带到社区,让家长和孩子体验科技的魅力。上述活动,我们组会通过创意孵化社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更多的人加入创新实践的队伍中! 不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携手走在创新实践的路上。以上就是对本学期的一个简单小结,我们在 拐角 遇见了更有潜力的自己,我们在 拐角 遇见了学生更好的一面,我们在 拐角 遇见了更美的风景!

7、本组教师业务成果记录 姓名 题目 类别 级别等次 时间 精品课程创意孵化 省级 2016.12 精品课程创意孵化 市级 一等奖 2016.11 我们的奇思妙想 市级 公开课 2016.12 课题小学科学币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市级 一等奖 2016.10 案例三单导学 科学概念发展的脚手架 市级 一等奖 2016.7 新常规新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市级 一等奖 2016.9 科学教师实验操作 市级 二等奖 2016.111 教师 区级 2016.9 课例点评各种各样的岩石 区级 2016.12 创客教育 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 区级 2016.9 讲座创客与STEAM 区级 2016.10 案例以评促学,叩开课程改革之门 区级 二等奖 2016.11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