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0267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关键词】胸痹心痛痰瘀互结 吕晓东教授从医二十余年,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对心血管疾病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吕教授学习,特选其应用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凝血瘀型胸痹的病案两则,收录如下: 典型病例 例 1:患者郭某,男,55 岁,干部。主诉:间断性胸闷、胸痛反复发作 5 年,加重伴活动后气短 1 周。初诊:患者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休息和活动后均有发作,活动后尤甚。胸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3-5 分钟,每年发作 6、7 次左右,未经过系统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 8 年,2 型糖尿病病史 2 年。现症见:胸闷痛,气短,伴有倦怠乏力

2、,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纳少,夜寐欠佳,多梦易醒,口渴口干,小便量多色黄,大便秘结,三、五日一行,舌质暗,苔黄腻,脉沉弦滑。Bp:160/90mmHg,理化检查:生化:TG:1.8mmoL/L,TC:5.8mmoL/L,LDL:3.6mmoL/L.心电图:V4-V6ST 下移 0.2mv,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胸痹,证属痰浊血瘀兼阴虚,治宜化痰祛瘀,清热安神。方用:丹参 30g,红花 20g,茯苓 30g,半夏 15g,生山楂 25g,炒莱菔子 20g,龙骨 25g,牡蛎 25g,珍珠母 25g,知母、麦冬各 15g 水煎服,每日1 剂,连服 10 剂。另嘱患者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注意休

3、息。二诊:患者仍觉口干潮热,失眠,舌暗红,苔薄白少津,余症好转,上方2剂量不变,加夜交藤、合欢皮各 20g,滋阴安神。连服 10 剂。三诊:患者诸症减轻,继服上方 10 剂巩固疗效,服法同前。四诊:患者诸症好转,无不适主诉,复查生化:TG:1.5mmoL/L,TC:5.3mmoL/L,LDL:3.2mmoL/L,心电图:T 波略低平,ST 无明显下移。追访三个月,未再复发。 例 2:患者顾某,女,62 岁,主诉: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 1年,加重 5 天。患者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每周发作23 次,每次持续 5-6 分钟,含服甘油三酯可缓解。现症见:心胸闷痛,气短,心慌,口黏有痰,纳

4、呆脘胀,头身困重,形体肥胖,纳差泛酸,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紫暗有瘀斑,苔厚腻,脉沉弦滑。 。查体:血压 14590mmHg,理化检查:生化:TG:1.9mmoL/L,TC:5.6mmoL/L,LDL:3.8mmoL/L。 心电图显示:v4v6S-T 段下移 0.15mV,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瘀痹阻。治宜化痰祛瘀,行气止痛。方用:丹参 30g,红花 20g,茯苓 30g,半夏 15g,生山楂 25g,炒莱菔子 20g,柴胡、枳壳各 15g 水煎服,每日 1 剂,连服 10 剂。另嘱患者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注意休息。二诊:患者诸症减轻,继服上方 30 剂巩固疗效,服法同

5、前。三诊:患者诸证好转,复查生化:TG:1.4mmoL/L,TC:5.1mmoL/L,LDL:3.3mmoL/L,心电图:sT 段压低小于 005mV 基线上,T 波转为低平或直立。追访半年,未再复发。按: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3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胸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吕教授认为:胸痹的病因虽然众多,但根据临床观察,由于现代人饮食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痰凝血瘀之胸痹者日益增多。正如儒门事亲所言:“夫膏粱之人,起居闭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肮留饮,胀闷,痞隔醋心” 。现代临床研究

6、也证明胸痹以痰瘀互结痹阻心脉常见2。痰浊、瘀血既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能反作用于机体, 成为阻碍气血运行的病理因素。因此,化痰祛瘀同治法是治疗胸痹的常用法则。由于临床上病机错综复杂,在治疗过程中, 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由于本病多为虚实夹杂, 在发病期虽以标实为主, 但常伴有本虚;缓解期虽以本虚为主,但亦兼邪实,故治疗上当通补兼施, 补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通脉化浊汤是吕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为治疗痰凝血瘀型胸痹特制的,具体药物组成为:丹参 30g,红花 20g,茯苓 30g,半夏 15g,生蒲黄 15g,生山楂 25g,炒莱菔子 20g。纵观全方,红花辛通血脉,与丹参相须为用,共奏活

7、血化瘀之效;半夏辛开散结,通阳化痰,与茯苓相合除痰散结,通阳泄浊,豁痰开窍,使阴寒之邪得以自散,则心阳得以振奋;山楂,莱菔子,生蒲黄行气以助活血之功,亦用茯苓健脾补中功效,以滋化源。诸药合用,辛通化瘀止痛,健脾化痰降浊。吕教授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通脉化浊汤可明显抑制大鼠的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CoA )还原酶,减少血清总胆固醇(TC)合成,显著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活性,增强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清除,并轻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4(HDL )的含量。同时,可明显降低全血高、中、低切指数,降低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从而降低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提高血液流动性、血细胞的流变性,改善高脂状态下血液的稠、粘、聚、凝状态,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血管腔进一步狭窄,从而防止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这为通脉化浊汤应用于临床治疗痰凝血瘀型胸痹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冠心病以痰瘀相关理论为出发点,以化痰祛瘀为法则进行辨证施治,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1白甫.从胸痹的辨证治论治谈活血化瘀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32 2房肖曼,陈晓.中医辨治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8,36(8):12721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