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2550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课件: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3课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三 蒸汽 的力量 知识点一 大工业 的狂飙时代 英国的工业革命1 条件 1 资金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2 劳动力 的进行 3 技术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条件成熟 4 市场 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5 政治保障 资产阶级 的确立 圈地运动 代议制度 2 成就 1 棉纺织业方面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斯夫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1771年 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近代 诞生 2 动力方面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变革 3 交通运输方面 条件 蒸汽机为交通运输革新提供动力 成就 汽船和火车 4 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方面 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诞生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2、工厂制得到推广 机器大工业 3 影响 1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 加快了 进程 3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城市化 4 扩展 1 条件 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2 表现 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 美国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使美国机械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 影响 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 推动了世界 的进程 工业化 预习评价 1 判断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 2 判断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来源于工人的长期实践 3 思考 有学者认为 工业革命实现了 生产

3、组织革命 这里的 革命 指什么 试答 大工厂制的诞生 知识点二打造 世界工厂 1 根本原因 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 措施 1 政治 进行民主化改革 确立工业资产阶级的主导地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三次议会制度改革 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 建立职业警察制度 保持社会稳定 2 经济 运用 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1852年 英国议会称自由贸易是国策 3 法制 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 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 4 外交 推行 控制海洋 强制推行自由贸易 5 企业管理 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 6 教育 大力兴

4、办教育 传播科学技术 炮舰政策 3 表现 1 19世纪中期 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逐步取得 的地位 2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世界工厂 预习评价 1 判断 英国对外推行 炮舰政策 的目的是直接掠夺财富 2 思考 19世纪中期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试答 自由主义 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 形成 1 条件 根本动力 19世纪60至70年代 的扩展 主要途径 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物质条件 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 联结纽带 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 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和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 重要保障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2

5、标志 19世纪中期 日本 开国 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 工业革命 门户开放 2 成熟 1 标志 国际 的确立 2 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原则 自由主义原则 内容 资本的自由流动 安全与增值 具体做法 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 逐渐取消关税保护 经济交流基本准则 预习评价 1 判断 交通工具的变革 极大地拓展了世界市场 2 思考 19世纪中期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试答 工业革命 图示巧记 理解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易错防范 区分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与工厂手工作坊是封建城市中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分散经营 以手工劳动为主 一般不雇佣工人 只有做辅助

6、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 不存在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和工厂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 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 指简单协作 和集中的手工工场 即工场手工业 两个阶段 后者实现了机器大生产 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 再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折射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变迁 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历史必然 图示巧记 工业革命 易错防范 英国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发明的机器也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 而煤炭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 且是在轻工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7、图示巧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易错防范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市场交易场所 是世界各国通过互相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领域 广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 主题工业革命的爆发与技术发明 史料探究 1 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因素 史料 英国拥有 很大的 不断扩大的市场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 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 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 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全球通史 注 行会 是中世纪的欧洲人倾向于置身合作架构的体现 行会是自治的 思考史料反映了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不断扩大的海外

8、市场 原始资本的大量积累 封建行会的瓦解 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圈地运动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蒸汽机的改良及意义 史料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 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 因而 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这时 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 思考史料中的 它 指什么 并阐述其伟大意义 答案蒸汽动力 解决了工业动力问题 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 推动了工业化城市的兴起 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史论形成 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1 资金 海外贸易 殖民掠夺 贩卖黑奴 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 2 市场 18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大帝国 3 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

9、民失去土地 流入城市 成为自由劳动者 4 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 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 5 政治制度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国内社会稳定 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主题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史料探究 1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 史料 这种管制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 看起来似乎是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 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注 这种管制 指国家和君主干预经济生活 思考概括指出史料的核心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案核心思想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充分发挥市

10、场的调节作用 限制政府干预经济 历史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 2 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史料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图 思考从1801年至1901年的100年间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变化 从事工业的人数递增 从事农业的人数递减 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增加 原因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口的职业结构 大量人口流入第三产业 3 对外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史料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 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 而是来自

11、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 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 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摘自 共产党宣言 思考据史料 说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世界经济的什么特点 答案目的 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 特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史论形成 从社会转型视角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1 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 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2 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 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 促使城市化转型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 加

12、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4 促使社会思想转型 亚当 斯密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英国长期的经济指导方针 工业无产阶级的壮大 科学共产主义思想诞生 5 促使社会形态转型 经济形态上 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 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治形态上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 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巩固 意识形态上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知识拓展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 机器大生产迫使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 抢占原料产地 2 轮船 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 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 从而增强了他们征服世界的能力 1 2015

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 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 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A 风力B 煤炭C 电力D 核能 解析风力早在封建社会就成为动力 故A项错误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运用 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 故B项正确 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 故C项错误 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 故D项错误 答案B 2 对下图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 18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台高效织布机B 其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C 基于工厂生产技术供应不足的一项发明D 克服了人力代之以水力的一大技术革新 解析珍妮机是纺纱机而不是织布机 A项不正确 18世纪中期 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

14、往海外 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 为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C项 工厂 应为 手工工场 珍妮机是手摇纺纱机 属人力纺纱机 D项不正确 答案B 3 2016 北京学业水平测试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在动力方面影响深远的成就是 A 珍妮纺纱机B 水力织布机C 改良蒸汽机D 发电机 解析瓦特改良蒸汽机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人类历史进入 蒸汽时代 答案C 4 2016 海南学业水平测试 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中 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 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A 铁器时代B 蒸汽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 解析图中 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使人

15、类历史进入 蒸汽时代 故选B项 答案B 5 2016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 以下是1790 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 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B 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 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D 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 解析在题目所涉及时间范围内 美国先后爆发了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 故D项正确 答案D 6 2017 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其基本媒介是 A 威力巨大的炮舰B 物美价廉的工业品C 先进的通讯手段D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解

16、析工业革命确立了大机器生产 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倾销到世界各地 故B项正确 答案B 7 2017 浙江嘉兴高一检测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 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 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国初海禁严 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 此事实大错 清 黄遵宪 番客篇 1 材料一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扼要指出这个主要诱因在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如何发展的 2 材料二批评的是哪一经济政策 请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该政策对清代前期中国的消极影响 解析第 1 问 第一小问诱因 据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 于是 引起了工业生产 得出市场的扩大 第二小问发展 结合所学得出 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扩大国际市场 国内进行的圈地运动 扩大了国内市场 从该时期的国际 国内等角度回答即可 第 2 问 第一小问政策 据材料二 海禁严 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海禁政策 第二小问影响 结合所学得出 海禁政策使中国经济发展丧失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扼杀了通过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