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地埋式渗灌综合配套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7022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地埋式渗灌综合配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棉花地埋式渗灌综合配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棉花地埋式渗灌综合配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地埋式渗灌综合配套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的地埋式渗灌技术在我镇应用两年,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部分地块籽棉产量突破 400 千克/667 平方米。地埋式渗灌与其他滴灌方式相比,水、肥利用率更高,增产效果更明显,并具有操作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一、配方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推广高效、经济、合理的施肥、灌溉方式是现代农业的要求,棉花的深埋式滴溉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种植方式,合理的肥料投入是高产的前提。我镇依据配方施肥和参照北疆棉花高产高效施肥体系,以单产皮棉 135150 千克为目标产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每 667 平方米施油渣或有机肥 1000 千克、二铵 2025 千克、尿素

2、 3545 千克,硫酸钾(50%含量)510千克;其中有机肥、美国二铵、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层施肥中作基肥。尿素在蕾期、花期、花铃期随水滴施;在花铃期分 34 次喷施 锌、硼微肥。以产定肥、配方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满足棉花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二、水肥灌溉地埋式渗灌通过耕层下毛管滴头,将肥料、水分直接滴到棉花根系部位,使棉花根系周围土壤保持最佳的水、肥、气、热状况。在水肥管理上,实行精准灌溉,少量多次,以水带肥,以水促肥,以肥促长,以肥控旺,以水调气、调热,达到早熟不衰、稳长不疯、青枝绿叶托白絮的水肥管理目的。在滴水滴肥时,要根据气候条件、棉株长势长相和需水需肥规律进行适时、适量的滴水和滴肥,

3、灌溉时间一般从现蕾开始至田间 15%棉株吐絮结束,每 35 天灌溉 1 次,灌量为现蕾到开花,810 立方米/667 平方米;开花至坐第 1 铃 1012 立方米/667平方米;花铃期 1215 立方米/667 平方米。全生育期灌水 2024 次,滴肥1516 次,灌水量 250300 立方米/667 平方米,滴尿素 3036 千克/667 平方米。地埋式渗灌为农户提供最有效的水、肥控制手段,按照棉花需水、需肥规律进行适时、适量灌溉,地表保持干燥,烂铃少,蕾铃少,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适合新疆干燥缺水地区使用。三、育期在 120125 天、抗病、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297棉 42 号

4、在地埋式渗灌地表现较好,新陆早 31 号、32 号在地埋式渗灌地小面积种植表现早熟、铃大、抗病、高产。在种植管理上,应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管理,对长势旺、株型较松散的品种,要稀播早控,对营养生长较弱、株型紧凑的品种,应采取早促措施。及时,在落实高密度栽培的各项措施时要精细、到位。棉花高密度栽培管理的核心是抓早、促匀。抓早一播全苗、早发稳长是棉花高产的基础。地埋式渗灌与其他方式滴灌相比,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及时补灌出苗水。要求地埋式渗灌棉花在整地时做到合墒整地,提高整地质量,达到“六字”标准,在播种时,做到短期早播,一播全苗,播种期一般为 4 月上、中旬。在苗期管理上,及时放苗除草,做到早间苗、早定苗

5、(在 2 叶期结束)、早中耕(浇水前中耕 3 次),利用中耕的跑墒、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温、透气作用,减轻棉花烂根病的发生。促进棉苗早发稳长,达到早现蕾、早开花、早结铃、早吐絮的目的。增密度、除高度、抓匀度全程调控、矮密结合是北疆棉花高密度栽培管理的关键措施。棉花高密度栽培依靠小个体、大群体来获得高产,在管理上要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措施(水控、化控、人工控),协调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棉花早发稳长,按时进入预定长势长相,促使棉花整体匀、个体匀,(每 667 平方米株数达到 株,平均株高 6070 厘米,节间长度 45 厘米,果枝 910 台,单株结铃 67 个),地埋式渗灌棉花水、

6、肥控制简便、准确,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容易协调,棉花花蕾多,坐桃稳、蕾铃脱落少。虫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落实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体、化学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农业防治秋翻冬灌:秋翻冬灌是减少棉铃虫和棉叶螨等害虫越冬基数的主要措施,在入冬前,及时整地冬灌。推广轮作倒茬,提倡棉麦轮作。在地埋式渗灌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诱集棉铃虫产卵,在棉铃虫幼虫出卵孵化期集中喷药处理。生物防治充分保护利用天敌,最大限度发挥天敌对棉花害虫的控制作用,在条田四周挂置杀虫灯,祛杀棉铃虫成虫,在棉叶螨中心株出现时,人工释放捕食螨。以除害保益为中心,选择生物制剂和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化学防治消灭室内蚜源,在棉叶螨历年发生比较严重的棉田,早春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专用杀螨剂(如:三氯杀螨醇、四螨螓等)在棉田四周喷洒 23 行的保护带,以减少棉叶螨向棉田迁入的数量。在进行药剂防治时,科学合理用药,熟悉各种农药的特性,充分利用农药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