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课件上课讲义

上传人:yuzon****n7806 文档编号:12701961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阁夜》课件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阁夜》课件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阁夜》课件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阁夜》课件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阁夜》课件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阁夜》课件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阁夜》课件上课讲义(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阁夜 杜甫 阁夜 的体裁 从诗体看 属七言律诗 从内容看 是一首抒情诗 律诗属近体诗 再读 读出韵律 阁夜杜甫岁暮 阴阳 催 短景 天涯 霜雪 霁 寒宵 五更 鼓角 声 悲壮 三峡 星河 影 动摇 野哭 千家 闻 战伐 夷歌 数处 起 渔樵 卧龙 跃马 终 黄土 人事 音书 漫 寂寥 节奏2 2 1 2 押韵押ao韵偶句押韵韵脚字稍微拖余音 读出音韵美 三读 读出情感 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知人论世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 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 他经历了壮游生活的激情和梦想 也经

2、历了十载旅居长安的悲辛 体会到了天宝中期危机四伏的社会形势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期间 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曾经一度落入叛军手中 后被唐肃宗授官为左拾遗 很快又被贬 乾元二年 759 秋 47岁的杜甫弃官人蜀 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 杜甫暮年生活穷困潦倒 病痛缠身 客居天涯 心情沉郁 写作背景 阁夜 即西阁之夜 杜甫在夔州 今重庆奉节 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 766 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 安史之乱刚刚平息 整个社会还很动荡 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战 永泰元年闰十月 剑南节度使郭英乂与西山都知兵马崔旰互相残杀 导致蜀中大乱 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生活的坎坷 在杜甫忧

3、国爱民的胸怀中流淌出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感的诗句 读出情感 通过朗读 我们发现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 那么 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 分析诗歌内容加以概括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颔联 承 寒宵 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 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 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 鼓角声分外响亮 值五更欲曙之时 愁人不寐 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下句说雪后玉宇无尘 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 群星参差 映照峡江 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 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 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 寓情于景 意境悲壮雄浑 表达出诗人深

4、沉悲壮的情怀 曹操 闻衡善击鼓 召为鼓史 因大会宾客 阅试音节 次至衡 衡方为 渔阳 参挝 蹀躞 di xi 而前 容态有异 声节悲壮 听者莫不慷慨 后汉书 祢衡传 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 民有怨气的表现 元光中 天星尽摇 上以问候星者 对曰 星摇者 民劳也 后伐四夷 百姓劳于兵革 汉书 天文志 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颔联 作者听到 五更鼓角 之后产生的联想 当战争的消息传来 他曾经在夜晚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曾经听到过有很多地方传来渔人 樵夫的歌声 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 夔州本已地处偏远 在这战乱的岁月里哀声遍野 可见战争的残酷 鼓角声 哭声 歌声交织在一起 过去

5、 现在 未来交织在一起 这两句写得异常凄凉悲怆 作者感时伤事 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尾联 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 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 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 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 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 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 化为历史的尘埃 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 跃马 指公孙述 王莽篡汉时 他自立为蜀王 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 自称白帝 这里用晋左思 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 意 现在四川奉节仍有白帝庙 自己的好友李白 严武 高适等都死了 亲朋也无

6、一字书信问候 人生是这样的寂寞苦闷 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 那就随它而去吧 从作者的自我宽慰中 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位忧愤诗人的真正解脱 反而看到他无边的寂寥和苦闷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诗人对什么事最感忧伤 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 四读 揣摩语言 品味意境 赏析此联 说一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这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百斛明珠 云 七言之丽者 在子美此二句后 寂寥无闻矣 这两句诗的妙处首先在于气象雄浑 拂晓之前 五更时分 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 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

7、河影动摇 前句写听觉 后句写视觉 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 前句明写鼓角之声 暗写军营与战争 鼓角之声里就有了人的气息 后句明写峡江景象 暗写雪后明朗的星空 天地俯仰之间都纳入视野 静夜 鼓角之声 人的气息 山川河流 晴空 星影 组成了一幅开阔壮观 浑厚苍凉的图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 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 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 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 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 鼓角之声

8、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 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 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 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具有丰富的言外之意 以 五更鼓角 暗写战争 以 星河影动 暗写星空 已属言外之意 鼓角声悲壮 用祢衡事 星河影动摇用汉武帝用星象之事 更是言中有深意 悲壮之声暗指百姓情绪 星河影动摇暗含百姓劳苦 所谓天人感应 胡应麟称赞此诗 气象雄盖宇宙 法律细入毫芒 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 千秋鼻祖 阁夜 五读 拓展阅读 请将此诗与 旅夜书怀 对读 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9、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阁夜 和 旅夜抒怀 的意境都很雄阔 细细比较 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 的意境悲壮萧瑟 旅夜抒怀 的意境高朗壮阔 阁夜 中 短景 天涯 霜雪 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 鼓角 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 全诗景象宏阔壮观 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 旅夜抒怀 中 细草 微风 危樯 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 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 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 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 阁夜 浓重 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 阁夜 前三联写景 尾联抒情 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 旅夜抒

10、怀 前两联是旅夜所见 后两联是抒怀 景和情互相对照 互相生发 非常和谐 吟咏诗韵 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想到了 我感受到了 1 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霜雪洒落地面 蔓延到天边 我看到了壮观无比的星河倒映江中 碎影摇曳不定 2 我听到了五更时分 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悲壮 寂寂深夜 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荒芜的边境上 渔樵的歌声在凄凉的悲唱 3 我想到了时光飞逝 人生短促 战乱频繁 哀鸿遍野 山河破碎 民不聊生 4 我感受到了诗人那博大悲悯的情怀 那忧国忧民的忠诚 那自似宽解的思索 古往今来 不论贤愚忠逆 最终不免归卧黄土 战争无论延续多久 终会结束 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 总会延续 吟咏诗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