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01945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第二节 流程的组成与描述一、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列举经典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 艺流程,并且对流程案例进行分析。(2)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 到邮局调查邮寄包裹的工作流程。(2) 分析邮寄包裹、制造陶器等经典流程,构建知识体系。 (3) 学生经历准备“大家一起动手造纸”的工具,并且动手造纸。体验知识物化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4) 经历对案例和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高交流、合作、归纳

2、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理解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2)通过各组讨论、分析、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3)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体验造纸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艰辛和曲折,享受造纸成功所带来的喜悦。(4)通过了解地方特产端砚和粽子的制作流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三、教材的分析(一) 内容分析 本节分两部分内容,一是流程的基本组成,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的意义。邮寄包裹的工作流程的环节与时序比较好理解,造纸的工艺流程由于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所以安排了一个动手造纸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二是要求学生能够绘

3、制和识读流程图,列出几个案例。(二)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了了解流程后进一步了解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组成,为下一节流程设计打下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教材内容的处理() 课时:一个课时 () 重点、难点: 是在于掌握流程、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环节和时序定义与区别。(3)对教材内容的优化设计: 通过对经典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分析把流程的组成、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基本组成统一起来理解,形成知识。 把教材P44、45的“讨论与分析”统一起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分析,加深对环节和时序的理解。 问题1、在物理或者化学实验流程中,是否有某些流程,若改变其时序,会影响实验结果

4、或者造成安全隐患吗? 问题2、邮寄包裹工作流程的时序是唯一的吗? 为什么? 问题3、工艺流程中的时序颠倒会产生什么结果? 问题4、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的环节和时序 有什么区别? 问题5、流程的环节中还有流程吗?举例说明。 形成知识体系:A、流程的基本组成是由环节和时序构成,两者缺一不可。B、环节是一系列必须做的具体的工作和活动内容或工艺和加工的内容。C、时序是在完成一件事情或生产某种产品时环节相互之间所应该遵循的先后顺序。D、流程具有层次性,流程可以分解为小流程。环节有主要环节和次要环节。E、工艺流程中时序一般不能改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改进,工艺流程的环节和时序也可以改变的。P45“设计

5、与实践”-动手造纸的处理: 在前一节课就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工具,可以向别人请教,组织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先完成一些前期的工作。四、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通过第一节了解流程的学习,已经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作用;理解了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意义及其作用。2、学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对生活、生产中的常见流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3、课前布置学生调查邮寄包裹的流程。学生在初中时都在参加劳动技能课时制造陶器。对部分的物理、化学实验流程印象深刻。对端砚、粽子很熟悉,但不一定了解它们制作的流程。五、教学方法与媒体的运用1、本节教学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分组讨论与交流的方式进行。

6、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动手实践。3、通过录象了解地方特产的制作工程。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制作的纸张,分享学生的成功。六、教学的流程图七、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1. 调查邮寄包裹的流程。2. 各组准备“大家一起动手造纸”的工具,先完成一些前期工作,为了节省课堂的操作时间。3. 准备端砚和粽子的制作流程的录象。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课 程 导 入 请学生回答流程、 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涵义。 回忆知识,回答问题。 复习引入 承前启后 把知识联系起来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7、 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课 程 导 入 请学生回答流程、 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涵义。 回忆知识,回答问题。 复习引入 承前启后 把知识联系起来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方法 设计思想 2 、 探 讨 分 析 问 题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讨论。 问题 1 、在物理或者化学实验流程中,是否有某些流程,若改变其时序,会影响实验结果或者造成安全隐患吗? 问题 2 、邮寄包裹工作流程的时序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问题 3 、工艺流程中的时序颠倒会产生什么结果? 问题 4 、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的环节和时序有什么区别? 问题 5 、流程的环节中还有流程吗?举例说明。 1 、各组讨论问题,记录员记录讨论的

8、结论。 2 、形成知识思维。 讨论 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方法 设计思想 3 、 知 识 的 深 化 与 拓 展 请各组代表回答问题。 和学生一起小结,形成知识。 把知识点展示出来。 回答问题 归纳知识 归纳 总结 培养学生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总结知识和规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方法 设计思想 4 、 知识迁移 设计与实践 1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工业化大生产制造纸的流程。 2 、指导学生动手造纸,指出注意事项。 3 、巡视、指导各组造纸。 1 、阅读 图 2-10 。 2 、分组动手造纸。 动手 实践 学生不太能够理解纸的制造过

9、程,就通过实践加深理解造纸的工艺流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方法 设计思想 5 、 通过录象了解端砚和粽子的制作过程 播放录象,点说涉及到的流程知识 观看录象 多方式多角度理解知识 了解地方特产的制作流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方法 设计思想 6 、 课堂总结 7 、 课后 安排 1 、展示学生造出来的纸。 2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根据流程的知识分析、总结造纸工艺流程的成功和不足的地方,有什么优化、改进的方式方法? 分享造纸成功的喜悦。 课后讨论,记录相关内容。 实物 投影 培养学生的信心和成功感。 为第三节流程设计准备。 八、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列举流程,过渡到分析流程,形成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学把流程的基本组成分析,工作流程的基本组成分析,工艺流程的基本组成分析三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统一起来理解,知识的统一理解学生容易接受,还节省了时间。3、动手造纸需要充分的准备,制作过程比较难成功,要引导学生享受过程和反思,寻求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