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

上传人:maba****g123 文档编号:12701932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教学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二教学形式教 师董小会单 位安阳县洪河屯乡上营小学课题名称黄山奇石学情分析分析要点: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读文。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

2、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这样一句话吗?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之后由衷所发出的感叹。这样高的赞叹,一定名不虚传,想不想去看看?2(播放黄山四绝的风景视频)师: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一会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3师:看了录像,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想法,谁愿意说一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黄山的奇石,看看它奇在哪里?板书:黄山奇石。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观看,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

3、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听读课文,回答问题:(播放黄山奇石的配乐课文朗读)请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师讲解: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请学生自由读文,并用“”划出课文介绍的几种石头,小组交流。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体会这些名字的准确、生动、形象,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特点。(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生再次小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2标段序号,读

4、通课文;3.检查自学:同学们都胸有成竹地坐好了,我可要考一考大家了,看看你们有多棒!(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指名让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2)记忆字形,了解字义: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3)小组汇报。 (4)认读词语:尤其 胳膊 形状 安徽 闻名中外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翻滚 陡峭 奇形怪状 一动不动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而多媒体的运用,恰当的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变得妙趣横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小结:大家学的真好,其实光从这些词中我们就能感受得出黄山奇石的魅力,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关黄山奇石的

5、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谁收集的多,了解的多。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品味黄山1请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2教师小结黄山的概况。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其中奇石很是奇特。3探“奇”(1)(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汇报:黄山的地点、黄山奇石很神奇。(2)师:有多神奇,从哪能看得出?学生:闻名中外、景色秀丽

6、神奇、尤其(3)师:通过文章前后结合着看,联系上下文,我们就会更好的理解课文了,这可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请学生再次读第一段,读出它的神奇。4感“奇”(1)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让学生用“”号标出这些奇石,再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号。读好后,小组说一说。(小组交流,指名学生汇报)(2)(课件依次点击石名)师:你们觉得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怎么样?它们有什么特点?指名汇报:有趣和动物有关。(3)生齐读这些石名。5悟“奇”(1)师: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仙桃石。(课件出示图片“仙桃石”)哪块石头像仙桃?(2)师: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

7、的呢?(生读课文部分)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大家互相说说。(小组交流)(3)师:第二块奇石“猴子观海”是什么样子,它在干什么?(出示图片“猴子观海”)学生汇报交流。师:对!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石猴的动作,通过想像寥寥几笔,就把石头写活了。我们把这几句话再读一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块石头怎么样?(奇特、有趣、可爱)(4)师:你们能用读来表现一下吗?(生练读,指名读,互评)(5)师:“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另有一番趣味。(课件出示图片“仙人指路”)指名读。(6)师;谁来学着做一下这个仙人的样子?(生模仿)(7)师: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

8、石头,你会觉得怎么样?(生:神奇、前去看个究竟)(8)师:用你现在的感觉,看着眼前的景象,读一读这段话好吗?(9)师:请问这位仙人,你所指的地方是哪儿呀?那里的风景美吗?(生即兴回答)(10)师:谢谢!同学们,假如你是山中的仙人,你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11)师:谢谢各位小仙人。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这一段读出来,好吗?(生齐读)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6说“奇”(1)师: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

9、头写活了,写具体了。下面,我们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其中的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来说一说它们吧。(出示课件图片“金鸡叫天都”)(生小组交流,指名说)(2)师:说得真不错,大家的想像力真丰富,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请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读一读。(3)师:你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生指名说)(4)师:看来,现在你们再写石头,会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的。7赞“奇”(1)师:这些石头能让你们产生这么丰富的想像,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的不同寻常,多么神奇呀!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生指名读)(2)师:如果你的画画得好,就把你脑中的画描述给大家;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说出它们的神奇。如果你写得

10、好,那就用笔写一写吧。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来抒发对黄山奇石的赞美吧!(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方式赞美黄山奇石)例:生:“仙桃石”也非常有趣,大概是孙悟偷仙桃时不小心掉到黄山上的大圆盘上。 生:“金鸡叫天都”就像一只金色的公鸡,站在山峰上对着天都峰不停地啼叫:“天亮了,天亮了!” 生:我好像看到一只雄鸡,它全身镶满了金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美丽极了!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以活动体验调动情感”的新语文价值观。8叹“奇”(1)师:黄山的奇石还有(生齐读

11、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拓展图片)(2)通过看图,你能用一些美妙的语言,也来写一写你所喜欢的石头吗?(学生练写,交流汇报)(3)让学扮演小导游,把自己喜欢的石头介绍给大家。(4)师小结:黄山还有许多奇妙的石头在等着你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呢!言尽而意更浓,让我们用徐霞客的一句话来抒发我们心中的向往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设计意图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的学提供了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用课内外积累的规范语言,自由地表达出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板书设计黄山奇石猴 子 观 海 陡峭 抱 蹲

12、 望仙 人 指 路 像仙 桃 石 像 飞 恰好 金鸡叫天都 几块巨石 金光闪闪 伸 啼叫作业或预习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搜集黄山图片资料设计意图将语文的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此环节的设计理念就在于此,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自我评价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

13、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设计巧妙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