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701779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文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印发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园区2014年观摩会工作方案的通知县农业园区建设各成员单位,各农业园区管委会及各乡(镇)人民政府: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2014年观摩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迎接2014年10月全省农业园区观摩会顺利召开作准备。 附件: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2014年观摩会工作方案 2014年7月17日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2014年观摩会工作方案为加快水城县猕猴桃园区建设步伐,巩固和提升既有成果,加速推进园区主导特色产业升级,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2、建设,结合区内民族民间文化及自然景观打造观光旅游新亮点,完善园区功能,根据市人民政府付昭祥副市长在全市农业工作调度会暨农业经济运行分析培训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思路按照“市场化运作、商品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原则,紧紧围绕产业化、生态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做文章,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主导产业,注重品种品质品牌联动。坚持“五个突出”、“六个着力”(即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突出服务体系建设、突出经营主体培育、突出生产要素聚集;着力做大产业规模、着力创建品牌开拓市场、着力强化科技服务、着力打造支撑平台、着力提高综合效益、着力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实现

3、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形成生产标准化、产业集群化、布局区域化,具有喀斯特山区现代农业特色的农业园区建设格局。按照“三个一体”(即园区集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项目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休闲观光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技术培训于一体)的要求,把农业园区打造成为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地”。坚持风格各异、规模经营、功能多样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农业园区生产经营模式,跳出传统农业抓现代农业园区,用优势聚集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按照“三个先进”(即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先进的农业经营模式,先进的农业技术集成

4、)的要求和标准打造农业园区。建好产业基地、强化基础配套、培育经营主体、开拓营销市场,推动园区特色产业与现代加工业、物流业、生态观光业的有机结合,形成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421工程”的实施,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加速提升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形象、逐渐完善园区功能、不断提高产业水平。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园区内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高标准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设施、机械设备、信息装备、储藏加工、物流管理和产地市场设施。配备、培育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建设病虫害监测防治点、小气候观测点,建

5、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室。园区实行标准化生产,完善生产、加工、储藏、物流等配套设施,实现农产品分级包装和商标注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和设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实行农产品市准出制度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商品率达到90%以上。核心区和拓展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比全县平均水平分别高50%和25%以上。三、工作重点(一)米箩功能区主导产业。建成高标准猕猴桃产业基地7500亩,其中:俄戛村润永恒公司3000亩,草果村鸿源公司2000亩,倮么村华麟公司猕猴桃产学研基地2000亩,俄戛村省科学院产学研基地500亩。配套产业。建成园区配套产

6、业基地6000亩,其中:倮么村远通公司有机蔬菜种植4000亩,米箩村紫杉园公司金银花种植2000亩。基础设施。加快园区道路建设,新建园区观光道路12千米,其中:新建米箩村梧桐树(或田坝)金银花种植基地至鸿源公司猕猴桃园(第一工区)4.5米宽观光道路2千米,鸿源公司(青松小学)至玉马路(小河沟)4.5米宽的观光道路硬化6千米,俄戛村润永恒公司猕猴桃园第四工区宽3.5米道路硬化2千米,倮么村华麟公司猕猴桃产学研基地宽3.5米的观光道路硬化2千米。完成巴浪河流域俄戛村至倮么村段污染、清淤治理,全长10千米。完成米箩东大门(三角区)及周边打造,三角区中间种植一颗标志性大树,周边区域种植大量的桃李等精品

7、果树(间种1/3的挂果树)。启动建设俄戛村猕猴桃、水果市场交易中心1个。华麟公司产学研基地围墙水泥杆加铁丝网栽种猕猴桃雄株1500米,大门、门房20平方米,T形棚架搭建200亩,猕猴桃工程中心主体机构、气调库、实验设备、展厅等建设1500平方米,拖拉机及全套挂件、割草机等购置。亮化工程:在农业园区米箩村至草果村景观大道沿线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精品房打造,总户数400户,每户按2万元。景观打造。君豪公司农业观光园区后续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百亩荷花池荷花种植、荷花池周边景观树(大树)种植、荷花池北面吊脚楼修建等,采摘大棚蔬菜种植及瓜果长廊打造,农业生态体验馆打造、体验馆管理和利用等,赏花大道、

8、十里花坡建设及进停车场道路硬化等,观光园内及新发等组10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园区大门至停车场200米油路建设及路两侧景观打造。马鞍景区后续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园区管委会办公设备购置、农耕文化馆布置,进园区管委会油路两旁(含马鞍组周边)绿化、枇杷种植、李子种植等,建设管委会左侧广场围墙200米和场地绿化,神树文化保护栏和石牌建设,马鞍寨房屋、水利设施、卫生、绿化等提升打造等。挖掘当地民风民俗,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完成核心区布依风情园文化队伍建设,包括导师、人员、服装、培训等。经营主体培育。新培育和引入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3家以上入园经营,其中:年度投资规模在2000

9、万元以上的优强企业1家以上,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以上。新组建7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培育运营机制完善、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三品认证。新增三品认证2个。支撑平台建设。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有专人负责土地流转工作,完成土地流转7500亩。完成融资5000万元以上。建成病虫害监测防治点10个以上、小气候自动观测站1个、动物防疫室2个,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点1个,并正常开展农残检测工作,合格率100%,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项以上。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化管理平台,编发园区工作

10、简报8期,电视报刊宣传报道5篇,其中省级以上报道3篇。引进知名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1个、人数4人以上,培训园区从业人员4000人次以上,配备园区农技服务人员30名以上。项目储备。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储备8个以上,完成7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引资额4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完成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储备5个以上,完成5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完成产业化项目储备3个以上,完成2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完成其他项目储备4个以上,完成2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其他。在园区成立一支环卫保洁队伍,人数10人,工资标准为1500元/月人。详见附件1

11、: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米箩园区)项目建设推进表(二)猴场功能区主导产业。建成高标准猕猴桃产业基地7500亩,含个体种植和企业种植。配套产业。在红星与长寨交界处种植红豆杉50亩。以牂牁江两岸为主发展刺梨种植2000亩。配套设施。完成园区主干道猴场至补那公路两旁锄草、农户卫生,完成园区主干道猴场至补那公路绿化工程,园区长丰公司猕猴桃基地内道路两旁绿化。以补那布依风情为主体,打造一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队。在水黄公路、猴场至补那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实施“四在农家”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有效灌溉率达到90%以上,完成水城县恒丰祥公司2000亩猕猴桃基地灌溉项目的引排灌工程建设

12、。落实园区寨门和三块宣传牌、三块指路牌的选址、修建。加快通讯设施建设,实现办公区宽带、其他功能区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完成猴场至格支18公里公路维修。经营主体培育。新建合作社6家,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2家。支撑平台。新增优质农产品品牌1个。完成土地流转7500亩。建成病虫害监测防治点10个以上,小气候自动观测站1个,动物防疫室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点1个,并正常开展农残检测工作,合格率100%。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项以上。融资5000万元以上。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化平台,编发园区工作简报7期,电视报刊宣传报道5篇。培训园区从业人员4000人次以上,配备园区农技服务人

13、员30名以上。项目储备。招商引资工作完成项目储备4个以上,完成3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引资额2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储备2个以上;完成1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产业化项目储备3个以上,完成3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其他项目储备3个以上,完成2个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并报发改部门备案。详见附件2: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猴场园区)项目建设推进表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全面落实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园区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考核机制和责任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发挥县农业园区联席会议的作用,

14、定期会商,合力推进。逐步建立健全园区管委员及内设机构,内设机构要有农业技术推广局或中心。建立和完善县、乡(镇)各级专门工作机构,配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以工业的理念来建设示范园区。真正形成党委政府强力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指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国发2号文件,以县为主,制定有效的资金整合方案,重点整合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等项目资金,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县、乡(镇)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园区的投入力度。各

15、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水党办发201439号)落实好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各项优惠政策。(三)建设队伍,完善体系。下大力培育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打造自己的技术核心,实实在在提高园区产业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对入园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培训。大力培育园区技术服务、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市场开拓等服务组织,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农资流通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管理。(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园区建设的宣传力度,采取电视、报纸、网络、农业信息、工作简报等多种形式,对园区建设重大举措、创新经验、技术典型、优惠政策等进行宣传推广,努力扩大社会知晓面,争取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园区发展,加大对园区建设中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激发农业园区建设的正能量,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五)强化监测,严格考核。建立完善农业园区动态监测和考核体系,把信息报送和动态监测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准确掌握园区建设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科学合理开展工作调度。加强与统计部门的对接,逐步在园区内开展产品产量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监测点的建设。通过检查督促、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