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701707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题(132题)改(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泉州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试题(132题)一、单选题(共54题)1、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A)起施行。A、2016年7月1日 B、2009年5月1日 C、2016年6月3日 D、2017年1月1日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D)制定。A、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C、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2、管理办法D、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3、为规范(B)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A、安全生产 B、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C、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D生产安全事故演练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D)、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A、评审、公布、备案、检查 B、执行、公布、备案、启动C、发布、考核、备案、宣传 D、评审、公布、备案、宣传5、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A)的原则。A、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

3、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B、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动态管理C、综合监管、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动态管理D、以人为本、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6、(C)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A、生产经营单位的分管领导B、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D、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B)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A、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人员 B、各分管负责

4、人C、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D、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8、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D)。A、应急处置程序 B、应急处置方案 C、应急反应计划 D、现场处置方案9、(A)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A、综合应急预案 B、应急处置方案 C、应急反应计划 D、综合应急方案10、(C)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A、综合应急预案 B、应急处置方案

5、C、专项应急预案 D、现场处置方案11、(A)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A、现场处置方案 B、应急处置方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 1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B)、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统筹协调 D、安全第一13、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A)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A、属地; B、政府; C、企业; D、安监部门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B)、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A、登记、管理; B、编制

6、、评审;C、编制、管理; D、管理、审核。15、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D)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A、董事长; B、分管安全的副总;C、安全负责人; D、本单位有关负责人。16、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A)参加。A、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 B、有关专家C、监管部门相关人员 D、一线员工17、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D)。A、意见征集B、隐患排查C、会议讨论D、应急资源调查18、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C)和应

7、急资源调查。A、意见征集B、隐患排查C、事故风险评估D、会议讨论19、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A),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A、次生、衍生后果 B、损失情况C、伤亡情况 D、直接、间接损失20、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B)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A、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 B、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C、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 D、独立所有的21、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

8、告、响应分级、(C)、警戒疏散等内容。A、指挥领导B、事故调查C、指挥权移交D、赔偿标准2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A)和先期处置等特点。A、自救互救 B、以人为本 C、科学管理 D、主体责任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A),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A、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 B、劳动者数量C、危险源类型 D、经营效益24、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

9、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D)。A、专项应急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C、应急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25、(D)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A、专项应急预案 B、现场处置方案C、应急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26、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 (B)。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27、(B)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

10、应急预案28、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C)。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29、(C)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30、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C)。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31、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A)等附件信息。A、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B、应急资源清单C、应急队伍位置 D、经营概况32、

11、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B)、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A、园区内其他企业 B、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C、上级主管部门 D、有关专家33、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B)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A、园区内其他企业 B、应急救援队伍C、上级主管部门 D、上级公司或子公司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D)。A、现场处置方案 B、应急计划 C、应急响应程序 D、应急处置卡35、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

12、序和措施,以及(B),便于从业人员携带。A、现场操作流程 B、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C、报警程序 D、事故上报流程36、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A),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A、评审 B、听证 C、审批 D、论证37、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D)。A、主管部门相关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C、相关救援队伍负责人D、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38、(B)应当回避应急预案评审。A、政府部门工作人

13、员 B、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人员C、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D、有关安全生产专家39、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A)等内容。A、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B、上级部门有关要求C、善后赔偿措施的合理性 D、风险评估的合理性40、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C)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A、安全生产责任人员 B、安全生产工作的分管领导C、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D、本单位法人代表41、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

14、、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B)。A、相关应急救援和队伍 B、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C、有利害关系的相关公民和法人D、上级主管部门4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A)、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A、应急职责 B、职责分工 C、报警流程 D、应急响应43、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C)。A、应急预案 B、责任制考核档案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D、绩效考核记录4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A)次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A、一 B、二、C 三 D、四4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B)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A、每个月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46、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C),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A、评价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