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701584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规范(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20151 总 则101 为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1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应保证安全与质量,且应做到因地制宜、节约资源。1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地基 subsoil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02 基础 foundation将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外来荷载及上部结构自重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03 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

2、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204 桩基础 pile foundation由置入地基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205 强夯法 dynamic consolidation反复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206 强夯置换法 dynamic replacement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在地面形成夯坑,反复交替夯击填入夯坑内的砂石、钢渣等粒料,使其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207 注浆法 grouting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把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岩土体空隙中,将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

3、结成一个整体的处理方法。208 预压法 preloading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加速地基土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209 振冲法 vibroflotation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后回填碎石形成桩柱,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010 桩端后注浆灌注桩 post base-grouting bored-pile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管和桩端注浆器对成桩后的桩端进行高压注浆的灌注桩。2011 基坑工程 excavation engineering为建造地下结构而采取的围护、支撑、降水、隔水防渗、加固、土(石)方开挖和回填等工程的总称。20

4、12 基坑支护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由围护墙、围檩、支撑(锚杆)、立柱(立柱桩)等系统组成的结构体系。2013 咬合桩 secant pile后施工的灌注桩与先施工的灌注桩相互搭接、相互切割形成的连续排桩墙。2014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 steel and soil-cement mixed wall在连续套接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型钢形成的复合挡土截水结构。2015 地下连续墙 diaphragm wall经机械成槽后放入钢筋笼、浇灌混凝土或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墙形成的地下墙体。2016 铣接头 cutter joint利用铣槽机切削

5、先行槽段混凝土而形成的地下连续墙接头。2017 接头管(箱) joint pipe(box)使单元槽段间形成地下连续墙接头而采用的临时钢管(箱)。2018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 soil-cement gravity retaining wall由水泥土搅拌桩相互搭接形成的重力式支护结构。2019 土钉墙 soil-nailed wall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等组成的支护结构。2020 逆作法 top-down method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支护结构,自上而下施工地下结构并与基坑开挖交替实施的施工工法。2021 沉井 open caisson地面上制作井筒,通过井内取土使

6、之下沉至地下预定深度的地下结构。2022 气压沉箱 pneumatic caisson地面上制作具有水平封板的井筒,在封板下形成气压工作室,向工作室内加气平衡水土压力进行挖土作业,下沉至地下预定深度的地下结构。2023 地下水控制 groundwater control在基坑工程中,为了确保基坑工程顺利实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排水、降水、隔水和回灌等措施。2024 截水帷幕 curtain for cutting off water用于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和控制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2025 无筋扩展基础 non-reinforced spr

7、ead foundation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2026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reinforced concrete spread foundation指柱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027 筏形与箱形基础 raft and box foundation筏形基础为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箱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及内外纵横墙体构成的整体浇注的单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基础。2028 盆式开挖 bermed excavation在坑内周边留土,先挖除基坑中部的土方,形成类

8、似盆形土体,在基坑中部地下结构和支撑形成后再挖除基坑周边土方的开挖方法。2029 岛式开挖 island excavation在有围护结构的基坑工程中,先挖除基坑内周边的土方,形成类似岛状土体,然后再挖除基坑中部土方的开挖方法。2030 锚杆(索) anchor arm(rope)在土(岩)体中钻孔,插入钢筋或钢绞线等受拉筋,并在锚固段灌注水泥浆锚入稳定土(岩)层内,另一端与结构体相连形成的受拉杆体。2031 复合土钉墙支护 composite soil nailing wall由搅拌桩、土钉以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组成的围护体。3 基本规定301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坡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制

9、品等的质量检验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的规定。302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坡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坡工程施工所需的设计文件;3 拟建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等资料;4 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监测方案。303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坡工程施工的轴线定位点和高程水准基点,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304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工程现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邻近地下管线、周围建(构)筑物及地下障碍物等情况。对邻近的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05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

10、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地下水、地表水和潮汛的影响。30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冬、雨季施工应采取防冻、排水措施。307 严禁在基坑(槽)及建(构)筑物周边影响范围内堆放土方。308 基坑(槽)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坑(槽)周边、放坡平台的施工荷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2 基坑(槽)开挖过程中分层厚度及临时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情况计算确定;3 基坑(槽)开挖施工工况应符合设计要求。309 施工中出现险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措施控制险情。3010 施工中遇有文物、古迹遗址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有关部门。3011 建筑地基、基础、基坑及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4 地基施工41 一般规定4

11、11 施工前应测量和复核地基的平面位置与标高。412 地基施工时应及时排除积水,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413 基底标高不同时,宜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414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基底土体扰动的保护措施,机械挖土时,基底以上200mm300mm厚土层应采用人工挖除。415 地基施工时,应分析挖方、填方、振动、挤压等对边坡稳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416 地基验槽时,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相符,应进行补勘。417 地基施工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保护,并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4 地基施工41 一般规定411 施工前应测量和复核地基的平面位置与标高。412 地基施工时应及时排除积水,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

12、。413 基底标高不同时,宜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414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基底土体扰动的保护措施,机械挖土时,基底以上200mm300mm厚土层应采用人工挖除。415 地基施工时,应分析挖方、填方、振动、挤压等对边坡稳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416 地基验槽时,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相符,应进行补勘。417 地基施工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保护,并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42 素土、灰土地基421 素土、灰土地基土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素土地基土料可采用黏土或粉质黏土,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并应过筛,不应含有冻土或膨胀土,严禁采用地表耕植土、淤泥及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土料;2 灰土地基的土料可采用

13、黏土或粉质黏土,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石灰宜采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灰土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灰土应搅拌均匀。422 素土、灰土地基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423 素土、灰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分层铺填厚度宜取200mm300mm,应随铺填随夯压密实。基底为软弱土层时,地基底部宜加强。424 素土、灰土换填地基宜分段施工,分段的接缝不应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位置,上下相邻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应小

14、于500mm,接缝处宜增加压实遍数。425 基底存在洞穴、暗浜(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局部处理。426 素土、灰土地基的施工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每层进行检验,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铺填上层土。2 可采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其检测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3 采用环刀法检验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筏形与箱形基础的地基检验点数量每50m2100m2不应少于1个点;条形基础的地基检验点数量每10m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基础不应少于1个点。4 采用贯入仪或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施工质量时,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43 砂和砂石地基431 砂和砂石地基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的砂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含泥量不应大于5;2 采用细砂时应掺入碎石或卵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