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1308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2硝酸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2课时)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A浓盐酸 B浓硝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答案】B【解析】铝制品在常温下遇到浓硝酸、浓硫酸会发生钝化。2进行下列各反应,要得到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氧化铜与硝酸反应 B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 C铜与浓硝酸反应 D铜与稀硝酸反应【答案】C【解析】生成1mol硝酸铜A和B消耗硝酸均为2mol;C消耗硝酸为4mol;D消耗硝酸为2.67mol。3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APt BAgCAl DFe【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HNO3的强氧化性。Al、Fe遇浓H

2、NO3易钝化,不能溶解。而HNO3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Au、Pt除外)。4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ANaHCO3 BHNO3CAgI DHClO【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HNO3的不稳定性,HNO3、AgI和HClO三者见光均易分解。5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B能和Fe2O3反应生成Fe(NO3)3C能和磷酸钙反应D能和FeO反应生成Fe(NO3)3【答案】D【解析】在上述反应A、B和C中硝酸是强酸使指示剂变色,与弱酸盐反应,均表现酸性。在D反应中硝酸中氮元素降价均表现氧化性。6用0.1mol/L的BaCl2 溶液50L,可使相同体积的Fe2

3、(SO4)3 、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反应,上述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11 B133 C321 D12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e2(SO4)3 、ZnSO4、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7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稀硫酸【答案】B【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铜、锌均与硝酸反应。8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 BNa2CO3CK

4、NO3 DFeSO4【答案】C【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加入KNO3后,由于溶液中有H存在,故会发生如下反应:3Cu8H2NO3Cu2NO4H2O。加入Fe2(SO4)3,也会使铜粉的质量减少,但无气体逸出,故答案选C。9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答案】B【解析】Cu与稀硝酸、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u+4HNO3(浓)=Cu(NO3)2 +2NO2+2H2O,

5、因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故与浓硝酸反应的速率快;由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可得:等质量的铜消耗浓硝酸的量大于稀硝酸的量;前者反应产生二氧化氮而后者产生一氧化氮,故产生的气体颜色是前者深,后者浅;因参加反应的铜的量相等。故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10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 BNOCN2O DN2【答案】C【解析】要确定还原产物的化学式,首先要确定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设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n,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2n=1(5-x),化简得x=5-2n.。

6、讨论:当n=1,x=+3,还原产物为N2O3;当n=2,x=+1,还原产物为N2O。11为了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A.浓硫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稀硝酸【答案】B【解析】在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浓硝酸与铜发生反应,浓硫酸不与铜反应。12下图所示装置是某种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x的化学式是 。(2)所选药品a是 ,b是 。装置B的作用是 。(3)用所选的药品发生反应生成x时,离子方程式是 。(4)在反应刚开始时,A中的主要现象是 。【答案】(1) NO。(2)稀HNO3,

7、 Cu;用水洗去NO2。(3) 3Cu+8H+2NO3=3Cu2+2NO+4H2O(4)铜屑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在瓶内上方可见红棕色气体。【解析】由题给试剂可知所制气体可能为NO、Cl2、H2S等,由图已知装置可知气体难溶于水,故所制气体为NO,由此推理可知答案。13某试剂厂用银(含杂质铜)和硝酸(含杂质Fe3+)反应制取AgNO3,步骤如下:请依据上述步骤 ,完成下列填空(1)溶液中的硝酸应该用 硝酸 (填浓或稀),原因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下同).a减少过程中产生NOx的量;b减小原料Ag的消耗量;c节省硝酸物质的量(2)步骤C是为了除去Fe3+、Cu2+等杂质,冲稀静置时发生的化学反

8、应是下列反应中的 。a置换反应;b水解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3)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为 。【答案】(1)稀 ;a、c;(2) b;(3) Fe(OH)3,Cu(OH)2【解析】银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4HNO3(稀)=3AgNO3+NO+2H2O,Ag+2HNO3(浓)=AgNO3+NO2+H2O。从以上比较可知,用稀硝酸好,因为产生的氮的氧化物少,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少。1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

9、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

10、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字母)。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答案】(1)3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 4HNO3(浓)Cu(NO3)2 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 3NO2 H2O2HNO3 NO(5)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HNO3的性质、化学基本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根据

11、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是收集NO,装置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中应该盛放稀硝酸。(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Cu4HNO3(浓)Cu(NO3)2 2NO2 2 H2O。(4)装置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 H2O2HNO3NO。(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

12、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15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1)NO的体积为多少?(2)NO2的体积为多少? 【解析】设混合物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a,NO2的物质的量为b。(1)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进行下列的反应(2)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由两个反应方程式中NO2与Cu,NO与Cu的计量关系,及已知数据可列方程组:ab11.2L/22.4Lmol1.3a/2b/232.64g/64gmol1.解两个方程,得:a0.26molb0.24mol所以NO的体积为:0.26mol22.4 Lmol15.8LNO2的体积为:0.24mol22.4 Lmol15.4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