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2700849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X 页数:162 大小:1,0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塑料颗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概述11.1项目由来11.2项目特点2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1.4分析判断相关情况31.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91.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202总则212.1编制依据212.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262.3环境影响识别、评价因子272.4评价标准282.5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重点、评价时段312.6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372.7相关规划393工程分析463.1拟建项目工程概况463.2公用工程493.3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503.4污染源强及排放情况563.5污染物排放“三本账”633.6风险识别633.7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分析73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64.1自然环境概况764.2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24.3区域污染源调查93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4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94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945.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065.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06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085.6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105.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45.8环境风险评价1146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119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196.2废水防治措施分析1246.3噪声防治措施分析1266.4固废防治措施分析1276.5地下水与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296.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326.

3、7环保措施投资和“环保竣工验收”清单137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397.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397.2环境效益分析1397.3小结1428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1448.1环境管理原则1448.2环境管理内容1448.3排污口规范化整治1468.4环境监测计划1488.5信息报告和信息公开1498.6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总量控制指标1509结论和建议1569.1结论1569.2建议159附件:附件1项目委托书附件2项目备案证附件3租赁地土地证附件4租赁协议附件5营业执照附件6监测报告附件7专家意见附件8专家签到簿附件9参会人员签到簿附件10修改清单附件11建设项目审批基础信息表III1概述1.1项

4、目由来塑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好、绝缘性能好、经济实惠等优点,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世界塑料产、用量的不断增加,废旧塑料也日益增加,废弃的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加强对废旧塑料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能够变废为宝,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此背景下,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投

5、资2000万元,在灌云县图河工业集中区建设塑料颗粒项目。本项目已取得灌云县发改委备案,备案证号为:灌云发改备2019257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第44号令)及关于修改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本项目属于管理名录中“86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利用”中“废塑料(除分拣清洗工艺的)加工、再生利用”项目,本项目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阐明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社会、经济与环境同步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连云港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绿源工程设计研

6、究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江苏绿源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接受任务委托后,有关成员在熟悉资料、踏勘拟建地现场的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地区环境特征,按照环评技术导则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1.2项目特点(1)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中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的活动,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2)本项目租用图河工业集中区现有厂房,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园区规划要求。(3)项目选用先进工艺及设备,并对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均能够合理有效的处理,稳定达标排放。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7、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见图1.3-1。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4分析判断相关情况1.4.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主要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其中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本项目为废旧塑料再生利用项目,经查询,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鼓励类“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15、“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2、与江苏省工业

8、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正)的相符性分析根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及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一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类别3、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年本)的相符性分析查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年本),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发展的项目。因此,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

9、政策的要求。1.4.2选址规划相符性分析1、选址相符性分析项目租用灌云县图河工业集中区现有厂房,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亦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因此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用地规划。项目选址于灌云县图河镇图河工业集中区,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符合图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2、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位于灌云县图河工业集中区,园区位于灌云东部地区,综合定位为发展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物流为主的生态型现代工业集中区,形象定位

10、为“机械轻工生态园区”。本项目属于塑料颗粒制造项目,属轻工行业,符合园区规划定位。因此,本项目与园区规划相符。1.4.3“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1)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文件,与本项目有关的生态红线区主要是界圩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体情况见表1.4-1。表1.4-1 与项目相关的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地区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地理位置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与本项目位置关系灌云县界圩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下车董跳水厂、云泰白蚬水厂、云泰杨集水厂、云泰四队水厂等4处水厂取水口上游100

11、0米、下游500米、河堤外侧100米区域。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上朔1500米,下延500米、河堤背水坡堤脚外侧100米区域3.29N,4.67km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为界圩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项目距其二级保护区边界约4.67km,不在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规划的范围内,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文件的要求。(2)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距离项目最近的生态红线区域为新沂河(灌云县)洪水调蓄区,具体情况见表1.4-2。表1.4-2 与项目相关的重要生态功能

12、保护区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与本项目位置关系新沂河(灌云县)洪水调蓄区洪水调蓄南与灌南县为界,北以新沂河北堤外侧的小排河以北500米为界,西与沭阳县为界,东到场东村。该区域内包括灌云县的南岗、待庄、东王集、杨集、图河、燕尾港镇团港居委会,其他区域内无居民点或居民居住。西起南岗乡袁姚村,东至204省道。另一块为西起杨集镇刘圩村,东至燕尾港镇场东村132.18S,3.34km本项目距新沂河(灌云县)洪水调蓄区边界约为3.34km,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范围相对位置见图1.4-1。不在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

13、规划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 和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委印发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1162号)中明确提出了“环境质量底线”管控内涵及指标设置要求,本环评对照该文件进行相符性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4-3所示。表1.4-3 与当地环境质量底线的符合性分析表指标设置管控内涵项目情况符合性1、大气环境质量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主要目标,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衔接,地区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现状,向

14、更好转变。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超标因子为PM10、PM2.5。为此,连云港市制定了连云港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规划实施后区域环境质量将有所改善。根据本项目环境监测报告,评价区域内非甲烷总烃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根据预测,本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符合2、水环境质量以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相衔接,各地区、各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不低于现状,向更好转变。从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利华大沟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东门五图河总磷超标,其余因子均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本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项目实施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周边地表水环境功能。符合3、土壤环境质量以农用地土壤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含量为主要指标,设置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底线指标,与国家有关土壤污染防治计划规划相衔接,各地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现状,向更好转变。条件成熟地区,应将城市、工矿等污染地块环境质量纳入底线管理。项目不向土壤环境排放污染物,项目实施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