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07844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通用版)一轮总复习课件:模块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考纲点击 1 遥感 RS 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 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回顾 1 遥感 RS 1 概念是人们在航空器 如飞机 高空气球 或 如人造卫星 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 对地表物体进行 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反射和辐射的 各不相同 3 主要环节 航天器 远距离 电磁波 4 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5 应用资源调查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质量 财力 环境监测 2 全球定位系统 GPS 1 概念 利用卫星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 的系统

2、 定位 导航 3 功能 提供精密的 经度 纬度 高度 速度和时间 4 特点 具有全能性 全球性 连续性和 的特点 5 应用 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 经度和纬度 三维坐标 全天候 实时性 高程 海拔 3 地理信息系统 GIS 1 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 的计算机系统 2 功能 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 管理 和表达 3 程序 信息源 数据库 空间分析 表达 空间数据 输入 分析 数据处理 4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数字地球 是指数字化的地球 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 后 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数字化 要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 遥感技术的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

3、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 具体分析如下 2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军用 民用两大领域 在军用领域主要体现在定位和导航两大方面 在民用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对点演练 1 2017 汕头模拟 监测雾霾分布最适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全球定位系统 GPS B 地理信息系统 GIS C 遥感 RS D 数字地球 DE 解析 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 快速及时等优点 因而适宜用来监测雾霾分布 答案 C 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 网页浏览 地图查询 定位导航等功能 下图是

4、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 读图完成2 3题 2 手机GPS功能的出现 说明 A GPS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 GPS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C 随着GPS的普及 民用GPS发展很快D 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3 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网络实时监视 所处位置获取 失窃汽车查找 行车路线追踪A B C D 解析 第2题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 导航 这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 GPS技术本身不能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随着GPS技术的普及 人们使用越来越方便 民用GPS发展很快 GPS定位至少需要4颗卫星 不是有信号就行 第3题 GPS主要功能是定位 导航 可以知道位置 行车路线

5、 GPS没有监视和查寻功能 答案 2 C3 D 2017 福建四地六校联考 目前 我国已经建成 数字中国 的地理空间框架 天上看 地上查 网上管 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 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据此回答4 5题 4 对土地资源 天上看 网上管 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5 从国情出发 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严格保护耕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节约用地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减少灾毁耕地A B C D 解析 第4题 本题考查对 3

6、S 技术的理解 天上看 运用的是遥感技术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 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网上管 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 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 软件系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 包括大气层 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 储存 管 理 运算 分析 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天上看 要靠遥感技术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新信息 网上管 则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 第5题 本题考查的是 3S 技术的应用 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的是国土资源监管 不是用以加强生态建设 也不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故 错误 答案选C 答案 4 A5 C 6 2017 福州模拟 红绿灯时间设置与道

7、路状况 车辆数量 车速等多种因素有关 最适宜优化红绿灯时间设置的技术手段是 A GISB RSC GPSD 数字地球 解析 GIS具有分析 管理 表达的功能 答案 A 2017 天津模拟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 感染者的死亡率高达90 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地图 据此完成第7题 7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可以起到的辅助作用不可能有 A 对埃博拉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实时跟踪B 将疫情监控和救治信息集成到图上 使疫情的实时监控和动态防控成为可能C 可根据病人及密切接触者的分布情况制作感染危险程度等级图D 系统可自动生成各国疫情发展统计图表

8、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不具备实时跟踪的功能 答案 A 知识构建 关键点拨 1 RS获取资料快 周期短 受地面限制少 获取信息量大 应用于资源普查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工程建设及规划等领域 2 GPS具有全能性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和实时性特点 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 3 GIS主要解决空间分布 趋势分析 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问题 应用于灾害监测 经济活动和城市管理 考向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图像判读 2016 江苏单科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 RS 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 B C D 解析 遥感主要用

9、于快速获取地面景观类事物的分布信息 故居民点 水系和地形的信息可用RS技术获取 则A项正确 答案 A 2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B C D 解析 农业适宜性评价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为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等 注意水系和地下水属于水源条件 故C项正确 答案 C 2015 江苏高考 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 下图为根据1973 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 局部 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 读图回答3 4题 3 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 山谷B 山脊C 冲积扇D 盆地4 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A 减少了1800平方米B 增加了1800平方米C

10、增加了2700平方米D 减少了2700平方米 解析 第3题 在遥感影像图中 海拔高处多积雪和冰川 反射率高 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颜色较浅 海拔低处较灰暗 甲处较灰暗 且比两侧暗 应为低海拔处 该地位于山顶附近 结合灰暗处的延伸形状 可判断甲位于山谷中 第4题 由图2可知 2009年非冰川方格的数量增加到10个 比1973年多了3个 由于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 说明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减少了2700平方米 答案 3 A4 D 2014 福建高考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5 6题 5 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 分析 管理空间信息B 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 整合 集成网

11、络信息D 获取实时通讯信息6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 调整地域结构B 加速人口集聚C 扩大空间规模D 提升服务功能 解析 第5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与输入 数据编辑与更新 数据存储与管理 空间查询与分析 空间决策支持 数据显示与输出 因此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 管理空间信息 跟踪动态定位信息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 整合 集成网络信息 获取实时通讯信息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 第6题 从图 上可以看出 智慧城市建设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通过对物联网 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使信息技术与社区 政务 交通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 促使城市更

12、加智慧地运行 从而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 智慧城市建设只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管理 并不能调整城市地域结构 扩大城市空间规模 也不能加速人口集聚 答案 5 A6 D 2014 江苏高考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7 8题 7 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 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 遥感 RS B 地理信息系统 GIS C 全球定位系统 GPS D 北斗导航系统 BDS 8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 乙 丙 丁B 甲 丙 丁 乙C 乙 丁 丙 甲D 乙 丙 甲 丁 解析 第7题 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 需要对影像图

13、进行分析 需要模拟堰塞湖决口可能会淹没的范围 遥感的主要功能是获取地理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和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和导航 只有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第8题 图中乙处位于堰塞体滑坡的源头处 其海拔应最高 丙在堰塞体上 海拔高于湖面上的甲 丁在堰塞湖下游河道上 海拔最低 答案 7 B8 D 2013 浙江高考 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 乙 丙 丁4种 图1 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两个阶段 图2 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 其关系如下表 读图表完成第9题 9 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 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 A B C D 解析 根据题目需要在中等地价中选址的要求 甲 乙 丁的 阶段和丙的 阶段属于中等地价 结合图3可排除 答案 B 10 2012 广东高考 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 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 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A GISB GPSC RSD 手工绘图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 以一定的格式输入 存储 检索 更新 显示 制图 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可用其确定保护区的范围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