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86639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中学人教版必修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短歌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歌行 教学目标:1 背诵本诗歌。2 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教学难点: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 二、解题1.作者简介

2、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

3、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联想起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词句说明曹操的内修文德外治武训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短歌行是最能体现曹操诗歌思想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这节课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去了解曹操.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

4、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 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歌此短歌行。这首诗是曹操晚年的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三.分析诗歌1 齐读诗歌2 同学对照注释,疏通诗意。(三分钟)3 分节解读诗歌:诗歌按照意思来分可分为四小节,每二行一小节,主要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来鉴赏。思考题1:这是诗歌的第一段,作者慨叹人生短促,他是在劝人及时行乐吗?(学生讨论)提示:诚然曹操慨叹人生短促,但他并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怕死之念,联系全诗来

5、看,他感叹的是战乱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所以这“人生几何”的慨叹,并不消沉,而是要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正如魏源所说:“对酒当歌,有风云之气。”古来创业雄主深知要治国平天下,必要有经天纬地之能人。如汉高祖大风歌曰:“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时的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他更迫切需要辅佐自己打天下的人才。因此,当此月明星稀之夜,“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之时,不禁一吐求贤若渴之情了。45 鉴赏第一节: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小节,读的过程中思考本节曹操在对酒当歌之际,有着怎样的情绪,并请这位同学试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这情绪。(明确:情绪“忧”)

6、 作者忧愁的是什么呢?明确:原文说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愁的是人生苦短. 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比喻 把人生比作朝露)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比喻的好处是形象生动) 赏析: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有的是因为岁月蹉跎,不知老之将至而感叹;有的是因富贵荣华未及尽享而叹惋;也有的是因贪生畏死而惆怅.曹操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感慨.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纪已高,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他这样, 实际上曹操又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

7、,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 第一节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忧”字,“忧”到需要用酒来消解。“忧”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忧”。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忧,是隐含的是积极昂扬的精神。所以作者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来来,举杯邀明月,与尔同销万古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酒的代称) 前八句为第一节,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 诗人对人生的短

8、暂忧愁而感慨,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一个大政治家渴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 (曹操在统一天下的大业中,深感奋斗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忧愁慨叹。而这不是无所作为、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的消极之“忧”,而是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齐读第一小节,体味作者的那种忧愁。(四个小组各竞读一小节)6 鉴赏剩下三节: 齐读余下三节,思考作者在其中写了什么内容,或者抒发了怎

9、样的情感。从诗歌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明确:对贤才的渴望。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可以看出。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明确:引用典故) 这种引用典故表达技巧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边看注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意思是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说“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意思是:但是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爱你在心口难开! 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

10、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沉吟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曹操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这句意思是“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我有高贵宾客,吹笙鼓瑟使宾朋欢悦。”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良才若来投奔我,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请位同学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课文P16的注解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

11、渴望多纳贤才。注解“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周公说他在洗澡的时候曾三次把头发湿漉漉地卷起来,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惟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这几句气势是宏大的,意义是深远的表现出一种王者的霸气 根据我们刚才对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引用典故的的好处是什么 (请同学回答)(应用典故嘛,看这个典,我们会想到.古典,典雅,作者引用的是诗歌,诗歌应该有什么特点:有文采,而且作

12、者引用的诗歌的虽然只有经典的一两句,但却给读者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就增加了短歌行的内涵容量.引用典故的好处是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诗歌内涵容量同学就文中不懂的句子相互讨论一分钟,老师给予点拨。明确:课文P15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也表现曹操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招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大家说会不会?) 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

13、,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本句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铺垫的作用。“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四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所以曹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刘备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文官武将

14、,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邦无定土,士无定主.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侍.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没有丝毫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

15、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表达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和对人才的尊重.6.比兴手法: 诗歌采用一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如明明如月,以明月不可掇停,比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诗末山不厌高等句子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又以虚心对待贤才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象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招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7.探讨本诗风格:建安风骨刘邦在做了帝王荣归故里之时,作了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这样的帝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心忧天下的防守,曹操作为一代英雄,有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在本首诗歌当中作者开头就提出了人生短暂这个话题,正是因为人生的短暂,所以作者想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作出一番事业,这也是他在观沧海、龟虽寿中所说的观点。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人民生活困苦,军阀混战,国家衰微,作为一个有统一天下壮志的政治家兼诗人来说,他心忧天下,因此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只能是悲凉的。另外,建安时期是一个追求建功立业的时代,所以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社会的动乱,一方面反映报效国家或建功立业,风格苍劲雄健,情辞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