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麦套种吨粮田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6985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麦套种吨粮田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米麦套种吨粮田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米麦套种吨粮田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麦套种吨粮田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 1991 年在 13 个镇17 个村实现吨 2071 轩,平均亩产 斤,其中主要是以玉米、小麦二比一磁道中栽培形式为最多。这种表式必须在土质好、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实施。一、理的产量结构是完成吨粮田指标的核心问题。在现时栽培水平条件卢提高单产必须增加密度,只有在增加群体数量的前提下,改善种马料,增穗数和粒重,提高个体产量,总产才能提高年实践证明,在每亩 2700的条件下,给予不同的施肥条件,以 3100的产量最高。通过对吨粮田典型调查,玉米每亩实收株数在 2960之间,生产闰数都在 750之间,穗粒重为 234之间,亩产量 846斤。株数、穗料数、粒重之间变化是受品种密度肥力、种植形式等因素影

2、响。玉米的自动调节能力较低,主要受种植形式、水肥条件影响较大,因此要强调栽培形式和管理水平。小麦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尤其是在玉米套种条件下,其自动调节能力更大。要获得高产必须有较大的群体,亩保苗必须在 50 万株以上,亩成穗应在 50穗,穗粒应达 27之间。麦两种作物搭配种植,以二比一套种为好,这样即能充分利和早春和晚秋光热资源。又能使两种作物互相利用边行优势,据调查小麦边行增产 交边行增产 玉米边行优势增产 1112。米麦二比一套种叶片光事强度增加,特别是当小麦收是空气爱,增加光照强度。米麦种的空秆主经只有 3,小穗率仅占 11,而清种玉米空秆率占%小穗率占 36,每百株产量差 斤,套种增产

3、 1114。求高肥地,土壤以草土和潮棕壤土为宜。在理化性质上:土壤容重为 ,孔隙度 47 ,有机质 ;土壤全氮不小于 3;速交氮不少于 85毫克/公斤,速产磷不少于 50 毫克/公斤;速效钾不少于 70 毫克/公斤。施肥标准:应测土施肥按需供养。一般中上等地块搞吨产开发,要在施入 3000公斤农肥的前提下,每亩再施入化肥,硫安 120 公斤,磷酸铵 28 公斤,硫酸钾30斤。期要尽量减少小麦对玉米的影响,在种上玉米和小麦的边行要保持 25米距离。尽力缩短米麦筮生期。小麦要在 3 月15日播完种。玉米要在 5 月 15中。实行秋整地,秋做畦整平压实。小麦亩播种量 22 公斤,小行距 15米。玉米

4、行距 45米,株距 22播种量 4斤。采用机械播种,施好口肥,防治好地下割虫。出苗后及时疏苗、定苗、扒土晒奶。小麦浇水时要尽量减少对玉米的影响。要及时防治小麦蚜虫、粘虫、锈病和白粉病。小麦收割要及时给玉米培成偏大垅。施肥灌水:小麦按实际面积每安 35 公斤,磷酸二铵 8 公斤,硫酸钾 10W 四肥做底肥一次施入,氮肥中作种肥 5 公斤,3 叶期追施 22斤,开花前追施 5米按实际每亩施用 85 公斤,磷酸二 20 公斤,硫酸钾 25 公斤。施用方法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入,氮肥硫分三次施入:第一次 5期施 20 公斤,第二次大喇叭口期施 45斤,第三次旗叶期施 20 公斤。在水的管理上要着眼于小麦,因小麦是生理需水较多的作物,蘖至拨节期常因干旱而减产,为夺高产要灌好三次水,第一次是 3叶期至拨节期;第二次是孕穗三次是浆期也叫麦黄水。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