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69834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〇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学会考地理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来,做一个深呼吸,开始吧。加油啊! 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 11 卷两部分第卷共 6 页为选择题40 分;第 II 卷共 8 页为非选择题 60 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答第 I 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每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每题 1 分,共 40 分) 读图 1,完成

2、1-2 题 1适应湿热环境的民居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2周边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 2完成 3-5 题。 3A 地的地理位置是 A 235N, 90E B 235N, 90W C 30N, 90E D 30N, 90W 4地球仪上,0 纬线的长度是 0经线的 A 05 倍 B 1 倍 C 15 倍 D 2 倍5若 A 地比时为 18 点则 B 地为 A 15 点 B 16 点 C 20 点 D 21 点 读图 3,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 6-7 题 6地 球公转至处时,青岛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7不是 由于地

3、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 A地方 时的差异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 变化 D四季的更替 读图 4,完成 8-9 题 8图中 A 板块的名称是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9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 山脉会消失 D山脉会消失 读图 5“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图” ,完成 10-11 题 10世界滑雪场主要分布于 A发达国家B 发展中国家 C 南半球 D 大陆内部 11图中四地,人口稀疏的是 A地 B 地 C地 D 地 读图 6“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 ,完成 1213 题。 12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其降水类型主要是 A对

4、该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13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B 地气温年较差大C 地光照充足 D地雨热同期 读图 7“非洲洲河流分布图” 和“非洲气候分布图”,完成 14-15 题 14关于非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刚果盆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东非高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气候类型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15对甲、乙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河注入红海 B乙河是世界第一长河C甲河主要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定期泛滥 D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世界最大 读图 8,完成 16-17 题 16从图中可直接看出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 酷寒 B

5、多狂风 C降水稀少 D 气压低17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现象 B七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月份 C 发达国家有优先开发利用的特权 D气候变暖会导致南极冰川融化 读图 9某国局部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 18-19 题 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是 A美国 B印度 C俄罗斯 D 巴西 19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气温 C河流 D 降水 读图 10我国四省区轮廊、河流图”,完成 20-22 题 20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A河 B河 C河 D 河 21我国重要的“ 黑河腾冲 ”人口界线连接 A甲省和乙省 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丁省D丁省和甲省 22可

6、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省份是 A甲省和乙省 B乙省和丙省 C丙省和丁省 C丙省和丁省 读图 11“我国人口相关资料图” ,完成 23-24 题 23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010 年人口约为 1370 亿 B人口仍在不断增长 C人口增长越来越快 D老龄人口比重增加24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A人口基数太大 B青少年比重太低 C人口素质下降 D城镇人口比重过高 读图 12,完成 25-26 题 25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26 A、B、C 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

7、耕地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读图 13“2006 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 27-29 题 27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 西南区 28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西南区 29 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D南水北调 读图 14“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完成 30-32 题 30图示区域由东向西 A 降水越来越多 B植被越来越稀 C海拔越来越低 D人口越来越密 31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

8、度位置 B 距海远近 C海拔高度D地表植被 32该区域荒漠化严重,其主要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减少 B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C环境污染加 剧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读图 15“西气东拾找路图” ,完成”-34 题 33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34西气东输工程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B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C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读图 16“我国局部区域两图” ,完成 35-37 题 35经过济南的铁路线是 A B C D都不经过 36下列山青岛港运往海口的农产品,可能性最小的是 A 小麦 B 甘蔗 C苹果 D

9、棉花 37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 A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B 寒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C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D黄河 淮河 长江 读图 17,完成 38-40 题 38 C 城市及其所临海域是 A日照、渤海 B青岛、渤海 C日照、黄海 D青岛、黄海 39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大沽河 B是崂山 C B 是胜利油田 D P 是济青铁路 40 7 月份 A 城市气温高于 C 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二 0 一三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第 I I 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友情提示:仔细审题,沉着

10、应答,相信你会成功 1第 II 卷共 8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座号和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 41读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1)A 点所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 (2)B 点的海拔高度最可能是( ) A 168 米 B 368 米 C 568 米 D 768 米 (3)图中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 (4)试分析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运河的原因。 (5)若该区域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试分析图中河流适于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2 分) 42读北美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丙图中 是 山系。 (2)丙图最可能

11、是沿甲图中哪条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 ) Aa 线 Bb 线 Cc 线 Dd 线(3)描述沿 d 线自西向东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4)乙图中 地的气候类型是 ;综合图中信息,分析该气候类型的成因。(3 分) (5)乙图中地是美国的棉花带,简述该地形成棉花带的优势自然条件。(2 分) 43读东南亚和西亚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分) (1)填写下面表格,比较两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 要素 地区 东南亚 西亚地理位置 处在两大洲、两大洋的“ 十字路口 ” 被称为“ 之地” 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峡 A B:霍尔木兹海峡 (2)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 。(3

12、) 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4)纬度近似的两地,造成其降水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44读澳大利亚相关地图,回答问题。(7 分) (1)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是绵羊最多的国家之一,被誉为“ ” (2)简述澳大利亚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 分) (3)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试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成因: 。 (3 分)45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8 分) (1)归纳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的规律,并分析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2)由乙图可看出, 是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其中 A 是_ 省,该省油菜开花时间大约在_ 月份。该省省会的气候特征是 。(3)图中秦岭 淮河一线北侧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 46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 分) 材料一 2013 年 1 月 13 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在橙色预警,部分地区 PM2 5 实时浓度一度超过 900 微克/立方米。 材料二 PM2 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 微米的颗粒物,又称“ 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 PM2 5 可引起多种疾病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材料三 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