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98319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管理)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 录序言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目标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一)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二)大力开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三)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重点人才工程(一)“双创”人才工程(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三)青年人才工程(四)“三支队伍”培训工程(五)新兴产业人才工程(六)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七)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八)教育卫生人才工程(九)高技能人才工程(十)现代农业人才工程四、制度创新和政策取向(一)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二)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三)重大政策五、

2、组织和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三)强化督查考核和监控评估(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序 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定不移地把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继提出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后,近几年又进一步提出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坚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构建创新创业载体,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

3、新创业人才,积极营造开放的人才国际化环境,推动了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76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36万人,两院院士89人,均居全国前列。2009年,全省人才贡献率26.2%,科技进步贡献率52.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1%。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人才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紧缺,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4、人才国际化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等。未来十年,是江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国际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和环境制约日益凸显的新挑战,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摆到特别突出的位置,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形成江苏长远发展的新优势,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5、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国际化,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重点,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二)基本原则人才优先,引领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用为本,优化结构

6、。把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集聚,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突出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江苏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多元开发,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全社会人才开发的积极性,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健全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主导、社会共同开发的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整体

7、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优化环境,激发活力。着力打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江苏发展、更多的创新成果到江苏转化,使江苏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三)战略目标到2015年,区域创新能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人才强省。到2020年,把江苏建成优秀人才集聚高地,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指标如下: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1300万人,年均增长5%左右,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1600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超过70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280万人,继续保持在全国

8、领先地位。结构趋于合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现“双倍增”目标,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5.4%,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32%,区域人才布局趋于优化。素质大幅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26%,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55人年。环境逐步优化。建立健全符合各类人才特点、有利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开发制度体系,营造创新活力最强、创业成本最低、服务效能最优、人居条件最佳的人才环境;全省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17%。效能明显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人才贡献率达48%;发明专利授权量3万件,专利总量与论文数量继续居全国前

9、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专栏1: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一)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以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建设规模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10万人,其中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总量达4万人。主要举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组织实施“双创”人才工程,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

10、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重点加强“江苏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重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导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共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推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二)大力开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适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大力开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到2020年,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电子信息、光电、船舶、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培养引进急需紧缺专门人才100万人。重点产业和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

11、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主要举措: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完善重点产业和领域学科体系。组织实施新兴产业人才工程,推进新一轮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加大对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向新兴产业集聚。专栏2: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一览表 (三)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党政人才队伍。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全省党政

12、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95%,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结构更加合理,总量相对稳定。主要举措: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组织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公务员能力培训计划,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和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加

13、强工作业绩考核。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适应经济国际化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190万人;到2020年达230万人,培养造就80名左右能够引领江苏企业跻身中国500强的企业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30%。主要举措:深入实施万名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千名企业家EMBA培养计划、千名苏商海外培训计划,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

14、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采取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级专家,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560万人;到2020年达700万人。主要举措: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青年人才工程、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教育

15、卫生人才工程,深入实施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加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人才培养开发力度,重视传统产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统筹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改进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分配等激励办法。4.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建设制造业高地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80万人;到2020年达28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3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50万人。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继续加大省重点技师学院建设力度,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一批示范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工程,大力推进千名企业首席技师培养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