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982597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课时练:8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单元测试11948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金圆券大幅贬值后,上海中央银行柜台前老百姓都急于将金圆券兑换成黄金或美元。当时美元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是()。A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发表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2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革B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技术因素是

2、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原因D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3“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2014年APEC会议,于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表明APEC(

3、)A顺应经济全球化而不断发展 B既是经济合作组织也是政治集团C成为最发达的区域经济实体 D是中国主导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5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下边漫画所描绘的历史现象体现了A第三世界的兴起 B欧洲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C区域经济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的倒退6下图是某学生对某时期国际状况的直观展示,其反映的主题可能是A世界多极化局面己经形成 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堀起 D“冷战”时期己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

4、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下列不属于这种“多元化社会”的表现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B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C新中国的崛起 D1991年苏联解体8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有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对其历史地位相同点的概括,最全面的是()美国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美国都占有特殊地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A B C D9有的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经济区域化阻碍了

5、全球化的实现A B C D10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11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会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那么,根本的出路应该是A不参与全球化 B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C采用武力方式解决 D寄希望于发达国家政策的调整12“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

6、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下列不符合“更加深刻、更加广泛”表现的是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 D世界经济全球化畅通无阻131995年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A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14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以苹果、柑橘和梨

7、为代表的中国水果不断出口东南亚各国,而以榴莲、火龙果、山竹为代表的进口热带水果也以亲民价格登上了北方人民的餐桌。这反映出A.亚洲区域贸易呈现同质化竞争 B.贸易自由化丰富民众消费选择C.中国和东盟社会差异逐渐消除 D.农产品成为双方经济交流主体15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与世贸组织建立是全球化的开端和终点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16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制作包给了有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

8、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使该片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这反映了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B全球化推动了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C文化产业在全球化下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D文化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是全球文化市场的开拓17 右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C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18下表反映了1950年到1980年,美、日、德出口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由此可以推知A美日德经济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经济总量持续下降C日德双边贸易不断扩大 D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192015年12月6

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提出:中非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坚持开放包容的多方合作,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时期我国外交最能体现此理念的是A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B加入世界世贸组织C提出多边外交方针 D实行了不结盟政策20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B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C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21外交官金问泗(18921968)在外交工作的回忆里记载,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首席代

10、表参加了某一会议,强调与会国不要把注意力仅仅放在“充分就业”和“取消贸易壁垒”两个方面,而应将目光放在二战中遭受重大破坏的国家,尤其是那些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上面。据此推测他参与的是A印尼的万隆会议 B筹备关贸总协定会议C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 D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22法国总统戴高乐1965年批判美元:“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材料中“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主要体现在A美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最大 B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世界货币C美国可以随意改变美元汇率 D美元与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23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

11、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计划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24中国海关刊文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化似乎正进入“大门时代”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两扇大门轻掩,贸易受到限制,投资不再自由。该文A讽刺了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 B认为经济全球化前景比较暗淡C否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难25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宣布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

12、元和英镑之后第五种“入篮”货币,并且是新货币篮子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一举措认识不正确的是A完善了国际货币体系 B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地位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26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养治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

13、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四千年中中国人发展起一个独特的自治社会。这一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统治。这一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从1514年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3)结合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