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7438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中化学必修一_4.4.1氨气 课件 (共20张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氨肥的生产和使用 氨气 一 氨气的物理性质 3 极易液化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 1 无色 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极易溶于水 常温常压下 1V水约能溶解700V氨气 4 氨水密度比水小 实验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 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 预先吸入少量水 的胶塞 组装实验装置 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挤压胶头滴管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形成喷泉 溶液充满烧瓶 结论 氨气的溶解性极大 氨气的喷泉实验 演示实验 氨气的喷泉实验 演示实验 2 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3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1 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a 烧瓶干燥 b 装置的气密性好 c 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 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2、氨极易溶于水 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 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吗 二 氨气的化学性质 1 与水反应 NH3是唯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2 与酸的反应 NH3 HCl NH4Cl 现象 冒白烟 常用硫酸作为氨气的吸收剂 原因 是NH4Cl的固体微小晶体悬浮在空中 NH3 HNO3 NH4NO42NH3 H2SO4 NH4 2SO4 此外 NH3 H NH4 3 与氧气反应 表现出NH3的还原性 氨的催化氧化 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 2NH3 3Cl2 N2 6HCl 氨不足 8NH3 3Cl2 N2 6NH4Cl 氨充足 四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装置 氧气 甲

3、烷 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白烟 干燥 碱石灰 五 铵盐 1 形成 铵根离子是氨分子与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结合而形成的 NH3 H NH4 2 性质 1 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2 与碱反应 3 受热发生易分解 非氧化性酸的铵盐 加热分解为氨和相应的酸 例如 气体遇冷形成白色固体 NH3 HCl NH4Cl 氧化性强酸的铵盐 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 铵盐性质 思考 1 铵盐的检验方法 2 铵盐作氮肥时 能否与碱性物质混用 1 在1L1mol L的氨水中 A 含有1molNH3分子B 含NH3和NH4 之和为1molC 含NH3 H2O1mo

4、lD 含NH3 NH4 NH3 H2O之和为1mol D 原子守恒 2 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H3是4核10电子的分子 具有还原性B NH3极易溶于水 可做喷泉实验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 氨气是非电解质 氨水是电解质D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C D 3 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A 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 铵盐受热易分解C 0 1mol L 1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D 0 1mol L 1氯化氨溶液的pH约为5 A B D C AC 大气压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5、 2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3 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 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 如果只提供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止水夹 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打开夹子 用手 或热毛巾等 将烧瓶捂热 氢气受热膨胀 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 氨气与水接触 即发生喷泉 在下图装置中 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 轻轻振荡烧瓶 然后打开弹簧夹f 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 最终几乎充满烧瓶 则a和b分别是 BD 例1 实验室里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试用表格形式列出图中装置的错误之处 并用文字简要说明如何改正 试管a管口向上倾斜 应略向下倾斜 试管夹的位置不对 应夹在离管口1 3处 试管b管口向上 应向下 试管b塞上橡皮塞 把橡皮塞改为棉花团 反应物没加热 用酒精灯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