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697437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与方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导师授课讲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充分了解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理论发展史,同时通过对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基础知识和成功案例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战略设计的模式与方法,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的模式与方法,从而深刻领会本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全面构建一个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的体系。课时分配章 次教 学 内 容课时第一章人力资源战略3第二章有关能力的几个基本概念3第三章如何用人力资源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4第四章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人力资源计分卡4第五章Grep人力资源战略观4第六章人力资源规划4第七章战略性薪酬问题4第八章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4合 计30第一章

2、 人力资源战略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义和含义,了解国外和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概况,掌握主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了解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对人力资源经理的新要求。要求多看书、多思考,把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要义,能够熟练应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结构与方法,为其后各章的学习做好基础性和准备性的工作。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什么是人力资源战略一、什么是战略什么是企业的战略,要从三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企业战略的四大定义,第二的是企业战略的五大基本问题,第三个是五大问题的解决方法。战略的主要定义有四种,简单的说它们分别是1目标+手段;2问题+问题解决方案;3基于核

3、心能力;4差异化的选择与定位。企业要解决的战略基本问题尤其是业务战略问题就是选择的问题,包括五个方面的选择,它们是行业、产品、定位、竞争手段和内部管理方式的选择。每项选择问题都有一种或多种解决的方式。在这里讲的战略是对内容非常丰富的战略学说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树立了战略的骨架,也就是这三个方面:概念、基本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论。本部分,还通过对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这篇里程碑式文献中波特主要的观点的回顾,使大家知道波特的战略观点,从而对整个战略学说或者战略定义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以及大体上知道以迈克尔波特为例的西方最著名的战略学家们的研究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准,从而对整个研究的状态有一个大概的评估。二、

4、什么是人力资源战略在本部分,通过从定义的角度和从比较的角度,对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我们有六个定义。从定义的角度得出的人力资源战略是:1问题+问题解决方案;2目标+目标达成手段;3双核(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源);4竞争优势;5系统匹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所作的事情以及所具备的特点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所作的事情和所具有的特点,将这两者进行比较,也是理解什么是人力资源战略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第二节 为什么要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源问题本节认为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企业战略需要落地;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正在提高。第三节 战略性

5、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种方法思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也是纷繁复杂,有五种重要的方法值得特别关注。 开放性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 竞争优势模型 核心能力与核心人力资源模型 规划说 整合模型:文老师早期提出的整合模型;周禹的整合模型;杨长青的整合模型本课程其后的章节会重点讨论以上的各个方法,本节只是简单的介绍,展示国内外学者对战略性人力管理方法这一命题作出的贡献。第四节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对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角色和能力的挑战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系统,是一个很重要、很专业的趋势,也是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相区别的一种管理方法,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转向战略性

6、人力资源管理的层次,会要求人力资源经理具备一些新的知识,对他们的素质或者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角色定位方面看,人力资源管理,它的角色应该定位成四个东西: 战略合作伙伴或战略与业务合作伙伴 变革的领导者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员工利益维护者这种职能的4分法,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就完全不一样了,由管理专家这一个角色变成了4个角色,新增的角色具有很大的内涵。素质与能力方面看,职能增加了,每一方面的职能都需要专门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人力资源经理除了人力资源本身方面的知识,还要懂战略、懂变革、懂与员工有关的所有的知识,具备承担相应职能的素质和能力。第二章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战略观点 学

7、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能力的含义,熟悉管理学范畴能力的概念;第二,对能力及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第三,对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Snell模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该模型的基本思路、内在逻辑;第四,了解什么是核心能力及它对企业的重要性;第五,掌握企业对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特点、方法及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产生的影响。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有关能力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心理学角度能力的概念在心理学上,能力指的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比如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等。在心理学上,一般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

8、力。二、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总结,将能力定义为能够驱动员工取得高绩效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组合,或者说是能够有效区分员工绩效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组合,这些个性包括动机、品质、自我认识、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三、技能、能力与核心能力的比较早期的能力学说,在讲能力的时候,主要是指技能。这是因为八十年代以前,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制造业最需要的是有技能的工人,所以学者与管理者在谈到能力的时候,更多的谈得是技能。能力,英文的说法是competence,它与skill的不同在于在其内涵与外延上,大大地拓展了,使能力的概念有更大的范围。核心能力,其英文是core competence。核心能

9、力一般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个是能够支撑企业战略实施的能力,我们叫做战略能力,这个是核心能力;第二个是能够使企业产生高绩效的能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核心能力,还有其他的定义,总而言之,核心能力不是一般的能力,它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四、冰山模型简述冰山模型是在学术界被比较普遍推广的能力模型之一,它大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知识与技能、价值观、自我认识、品质与动机。第二,一个人的能力尽管分为五个方面,但是它是分层级的,有表层的与底层的之分。第三,冰山模型认为,对一个人的绩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表层的能力,而是底层的能力;同时在底层的四个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最底层

10、的成就动机。第二节 对能力及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一、背景简介:目前在学术界,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那就是基于能力来研究企业的战略与规划,在企业实践中,也有这两个方向:基于能力来制定企业的战略以及基于能力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二、对能力在企业中作用的认识及影响因素对能力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是受四个方面的影响:(一)美国心理学教授麦克兰德研究成果的影响;(二)核心能力战略学说研究的影响;(三)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的影响;(四)实证的影响。三、能力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一)能力是企业制定企业战略的重要考量因素;(二)能力是企业组织能力有机组成要素;(三)而能力是组织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

11、前提;(四)能力有利于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而有效反应。第三节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战略:Snell模型一、简介Scott.A.Snell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劳工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一位著名教授,他的研究专长在于能力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与地位。二、Snell模型的五大要点(一)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以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能力与能力、或者说是核心能力与核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二)核心能力的定义:按照Snell的看法,核心能力包含两大关键要素,一个是一组技术与技能;二是能够给顾客带来特殊利益与价值的一组技术与技能。(三)人力资源的分层分类:一个

12、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根据价值与稀缺性两个维度划分成四大类。这可以通过一个以稀缺性为横轴,以价值性为纵轴的矩阵反映出来,在这个矩阵中,有四个组合,一个是“双高”高价值、高稀缺,这个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一个是高价值、低稀缺的,这个是企业的通用人才;第三种组合是低价值、高稀缺的,这个是企业的特殊人才;最后一个是低价值、低稀缺的,他们是企业的辅助人才。(四)人力资源分层分类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对不同的人力资源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而言,对核心人力资源应该采取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于必备型人力资源应该采取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辅助的人力资源应该采取基于服从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对于

13、特质的人力资源应该采取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四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可概括为承诺、效率、服从与合作。(五)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企业四大类人力资源中,核心人力资源其大概占20,从战略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是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对核心人力资源的管理最终目标是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最后获得竞争优势。第三章 如何用人力资源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力资源对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了解人力资源在演进过程中重要性提升的过程,掌握VRIO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理解人力资源如何成为企业的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并支撑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最后,以宏观的视角理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

14、管理部门充当的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等。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人力资源在今天的重要性一、从理论角度看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从经济学角度看,通过对人力资本概念的阐述,论证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而从管理学角度而言,人力资源首先作为一种无形资源,随着无形资产的升值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二、从实践角度看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华为公司和联想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人力资源推动企业成长和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典范。通过这两个以微薄物质资本起家,最后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公司案例,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第二节 人力资源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一、VRIO模型简介VRIO

15、是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组织化这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但是其中蕴含了可以维持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渊泉的资源的四个特征。二、人力资源的价值性通过减法和除法两种测度方法,认识了人力资源的价值性。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人力资源的稀缺性,简单而言是掌握了别人没有的资源,或者这种资源只是被很少的人拥有。资源的稀缺性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要点。四、人力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企业追求竞争优势有两个境界,一是暂时的竞争优势,另外一个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当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的时候,一个企业才能够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五、人力资源的组织化按照VRIO的观点,人力资源的组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