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66555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数学教学设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教学建议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需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本卷须知:定理中的平行线组是指每相邻的两条距离都相等的特殊的平行线组;它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平行线组成.定理的作用:可以用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相等;可以等分线段.2.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推论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记忆方法:中点+平行得中点.推论的用途:(1)平分线段;(2)证明线段的倍分.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因为它不仅是推证三角

2、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基础,而且是第五章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础.本节的难点也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加上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两个推论以及各种变式,学生难免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往往会有感觉新鲜有趣但掌握不深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教法建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生活中有许多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例子,并不陌生,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从生活实例引入,如刻度尺、作业本、栅栏、等等;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和

3、推论.教学设计例如【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2. 能够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任意等分一条线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3. 通过定理的变式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本节学习,体会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和谐美【二】教法设计学生观察发现、讨论研究,教师引导分析【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2.教学难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四】课时安排l课时【五】教具学具计算机、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复习引入,学生画图探索;师生共同归纳结论;教师示范作图,学生板演练习七、教学步骤【复习提问】1.什么叫平行线?平

4、行线有什么性质.2.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引入新课】由学生动手做一实验:每个同学拿一张横格纸,首先观察横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横线是互相平等的,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然后在横格纸上画一条垂直于横线的直线 ,看看这条直线被相邻横线截成的各线段有什么关系?(相等,为什么?)这时在横格纸上再任画一条与横线相交的直线 ,测量它被相邻横线截得的线段是否也相等?(引导学生把做实验的条件和得到的结论写成一个命题,教师总结,由此得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挂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注意:定理中的一组平行线指的是一组具有

5、特殊条件的平行线,即每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线组,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明确.下面我们以三条平行线为例来证明这个定理(由学生口述,求证).:如图,直线 , .求证: .分析1:如图把相等的线段平移,与要求证的两条线段组成三角形(也可应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得 ),通过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得到要证的结论.(引导学生找出另一种证法)分析2:要证的两条线段分别是梯形的腰,我们借助于前面常用的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再利用这些熟悉的知识即可证得 .证明:过 点作 分别交 、 于点 、 ,得 和 ,如图.又 , ,为使学生对定理加深理解和掌握,把知识学活,可让学生认识几种

6、定理的变式图形,如图(用计算机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以下图,在梯形 中, , ,那么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论 1.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再引导学生观察以下图,在 中, , ,那么可得到 ,由此得出推论2.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注意:推论1和推论2也都是很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论证和计算中经常用到,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接下来讲如何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来任意等分一条线段.例 :如图,线段 .求作:线段 的五等分点.作法:作射线 .在射线 上以任意长顺次截取 .连结 .过点 . 、 、 分别作 的平行线 、 、 、 ,分别

7、交 于点 、 、 、 .、 、 、 就是所求的五等分点.(说明略,由学生口述即可)【总结、扩展】小结:(l)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2)定理的证明只取三条平行线,是在较简单的情况下证明的,对于多于三条的平行线的情况,也可用同样方法证明.(3)定理中的平行线组,是指每相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殊平行线组.(4)应用定理任意等分一条线段.八、布置作业教材P188中A组2、9九、板书设计十、随堂练习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

8、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材P182中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