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袋栽技术简介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6962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木耳袋栽技术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毛木耳袋栽技术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木耳袋栽技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木耳袋栽技术简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桑树枝、木茹秆、稻草、黄豆秆、花生藤等等。除杂木屑、棉籽壳、破籽棉、蔗渣外,其余原料要加工碎粉后方能用于生产。毛木耳袋栽工艺流程与金针菇袋栽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是出耳管理,毛木耳可向子实体喷水,而金针菇则不能直接对子实体喷水。现将栽培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分述如下:一、把好培养料配制关:培养料是木耳生长的物质基础,无论采用哪种原料,都要求原料要干燥、干净、无霉变、无硬杂物等。根据原料来源难易选择培养料配方。现提供几种配方作参考:杂木屑 55%、棉籽壳 麦夫 15%、石膏粉 白糖 碳酸钙 杂木屑 78%、麦夫 18%、石膏粉 糖 1%、过磷酸钙 1%、尿素 蔗渣

2、 80 至 85%、麦夫 13 至 18%、糖 1%、石膏粉 1%、另加玉米粉 3 至 5%等等。根据所采用的配方,并事先把主料在烈日下曝晒 2 至 3 天,秤取主料、配料,混合均匀,浸湿润透,切勿混杂有干料,否则消毒不彻底而易染杂菌。培养料拌匀后,含水量在 60 至 65%之间为宜,酸碱度()在 6 至 宜。二、把好装袋质量关:首先袋的质量至关重要。毛木耳袋栽一般采用 1733至 45 厘米的聚乙烯筒料,筒料厚度为 4 丝以上,膜内没有泡点,袋壁无破洞,袋的一头先用棉线扎好。装袋时用装袋机边装边扎好另一头,要求培养料要装得松紧适度、密度一致,这是关键所在。培养料拌好后四小时内要装完袋,并立即

3、进行消毒灭菌,以免料堆发酸变质。三、把好灭菌彻底关:木耳袋栽用熟料栽培,灭菌不彻底是菌袋产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达到灭菌彻底,必须做到几个方面:第一、装锅时,蒸笼内排放菌袋要分层排放,要留有排气通道,便于排除冷气;第二、开始烧火时一定要猛火攻,使蒸笼内温度尽快升到 100,使蒸笼内冷气尽快排除;第三、蒸笼内温度达 100,不等于料内温度达 100,所以计算保温时间必须在蒸笼内温度达 100之后一小时算起,也就是说要求保持 1008 小时,实际要达 9 小时才有把握。四、把好接种关:接种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无菌的环境和熟练的接种技术。接种室要提前灭菌,除用高锰酸钾+甲醛薰蒸外,还用紫外灯灭菌半

4、小时或用 5%石炭酸喷洒,而且菌袋温度降到 30以下才能接种,接种时要快而准确,一次完成,提高接种的成功率。采用菌袋两头接种要用干净的棉花做棉塞,如果采用菌袋打洞接种,菌种要放满而且紧实,注意防止菌种掉落。五、把好发菌关:发菌好坏与出耳势、抗逆性和木耳产量密切相关。要抓好培养室的消毒,地面、耳床上都要撒生石灰粉,造成碱性环境抑制杂菌发生。此外发菌室要黑暗、通气,温度以 20 至 25为宜,不得超过 28。发菌阶段,每 5 至 7 天要全面检查一次,发现杂菌感染的菌袋要及时拿出处理。菌丝长满袋后再培养 10 至 15 天,让菌丝充分成熟才能进行出耳管理。六、抓好出耳管理关:在菌袋发菌培养成熟后,

5、可搬到阴棚内按箱宽 ,长视地形而定起箱,用竹木制架,像香菇袋栽一样摆放耳筒,菌袋不必脱袋,在袋四周开“”或“”形 6 至 8 个出耳口即可。排好后用竹片插成拱形,盖上薄膜保温保湿,每天揭膜 1 至 2 次,通风换气,并加强喷水管理(尽量不喷对出耳口),使拱内空气相对湿度达 85 至 90%,5 至 7 天出耳口即有耳基形成,继续加强管理 10 至 15 天待耳片充分展开,收时必须把耳根采尽,以免杂菌感染或虫害造成烂耳,影响下批耳的生长。每采完一批耳,停止喷水几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又进行出耳管理。采收 2 至 3 批耳后,菌袋培养基失水变轻,可向菌袋注水,又可收 2 至 3批耳,或把菌袋薄膜脱掉,把耳筒平摆于槽沟内,盖 3 至 4 厘米厚的肥土,加强喷水,保持盖土湿润,10 至 15 天又可长出木耳来,也有一定的收成。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