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5340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抓住兴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力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老师通过一些小魔术和小实验,如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剂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与消失、沾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会产生白烟等,对化学实验感到有意思会,从而引起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 【二】利用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

2、律并编写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烧制瓷器China中国等,侯氏制碱法,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为解决当时国内外市场急需纯碱,在较短的时间掌握并改进了著名的索尔维制碱法,使工艺过程缩短,而产量大增,1939年首先提出并自行设计的新的联合制碱法的连续过程,使纯碱工业和氮肥工业得到发展,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

3、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为了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工作、造福人类、成为人们尊敬的有用人才而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学习的高尚爱国情操。 【三】巧妙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学生记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何能帮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技巧。 分散记忆,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

4、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联想记忆。在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中,讲到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有十一种,较难记住,可以联想糖类物质碳水化合物C、H、O、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四位元素(K、Ca、Na、Mg)、化肥中含有的元素(N、P、K)、胃液的主要成分(H、Cl),剩下的就只需要记住硫元素(S),重复的去掉就可以了。 谐音记忆。在讲到实验室制氧气时,制取氧气的过程是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把导管移出水槽熄熄灭酒精灯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在讲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操作的先后顺序可记为一氧化

5、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在记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谐音记忆为加盖那美女,身体细纤轻,统共一百斤。在讲碱的溶解性时,除了阳离子是铵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钡离子、钙离子的碱可溶之外,其他均不溶,这些阳离子可记为俺家拿被盖 就这样,通过谐音记忆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四】合理布置作业,提高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 现在都在提倡教育教学的高效,对课堂高效的要达到目标提的非常明确。但是,对于化学而言,有时单靠课堂上时间是不够的,比如,小实验做 水晶鸡蛋让鸡蛋变成了半透明的;铁生锈,观察为了使涂有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常在室内生个碳火盆,墙壁反而更

6、潮湿等,都无法在课堂完成,化学学科在中考中分数占据比例较小,不布置作业,不能引起学生重视,不合理又会加重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厌学,那么,作业应该怎样布置呢? 山东的成功经验,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中提到: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针对化学学科而言,课后习题中设计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这点课后作业中都有涉及,通过自己动手,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学生印象特别深刻,同时获取的知识不易遗忘,也从而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三聚氰胺超标奶粉

7、事件、瘦肉精、苏丹红鸡蛋、化学火锅事件;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白色污染、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利用,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等等。通过学生做这些作业,不仅仅把学生从化学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的错误认识中走出来,而且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又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加强了食品安全教育,因此,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做一个自觉抵制利用化学知识危害公民生命与健康安全的合格公民,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五】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适当应用 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赋予传统教育新的内涵,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将文字、图像、声音

8、、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从而优化认知结构,但它又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实验仪器、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切忌满堂放。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题3离子、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节用动画形式播

9、放,使看不见的微粒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第三单元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七单元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下载大量的图片,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和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水刻不容缓;在第九单元溶液的教学中加入表格,溶解度曲线等,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递,对课堂的高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第十单元酸和碱的教学中,播放了化学版的青花瓷,不仅使课堂气氛大为活跃,而且使学生对发生的现象记忆深刻,因此通过多媒体,改变了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学模式,使过去表达不清的信息变得显而易见,对于创设生动愉悦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六、建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构

10、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解题策略,总结解题方法。 按初中化学课标要求,将教材分成六个知识板块进行复习:即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化学计算。并将每个版块划分成几个专题,进行逐一复习;重点知识重点复习。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知识、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能充分表达考纲新精神的重要部分;难点部分各个击破。例如:离子共存问题,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除杂和分离,

11、物质的推断等。 在复习中除根据各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进行系统归纳复习外,还应注重方法,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一段名言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天两天孩子的差距可能不大,但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就很难再改变了,那么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应怎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会预习 。养成习惯,坚持预习;了解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及相关的内容,利用网络查找不理解的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为听课做好知识积累。 会

12、听课。 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听课;抓住重点,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把预习中遗留的问题课堂解决。 会总结。 全面整理,构成网络;查漏补缺,完整知识;专题整理,习题归类,探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效率。 会反思。 一节课下来,想想自己的感受;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总第459期2019年第22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等。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缺点和优点的认识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操作,虽然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确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在教学中的收获也是显著的 ,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师生关系相处融洽,学生成绩突出,对化学学习充满热情,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可举一反三,为进入高一年级的学习在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