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1单元_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_第2节_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695134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1单元_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_第2节_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1单元_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_第2节_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1单元_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_第2节_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1单元_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_第2节_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二节一、选择题读下表(表中、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12题。商品粮基地类型占全国四类商品粮基地的比重(%)耕地面积40.176.8223.4329.58农业人口19.914.728.546.89粮食商品率35.227.219.629.0积温()2 5003 4002 0004 5004 2004 5004 5008 000年降水量(mm)4005002508501 0001 0001 9001关于、所代表的我国各类商品粮基地的排列正确的是()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

2、方高产区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2地比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A地粮食总产量比地少B地粮食单产不如地高C地人均耕地小于地D地复种指数低于地解析:表中显示的积温值和降水量是可靠的信息,依此可判断四个商品粮产区;某地粮食商品率高低决定于人均粮食产量的多少,南方高产区虽然粮食单产高,但由于人多地少,人均粮食产量并不高,所以粮食商品率要低于人少地广的东北地区。答案:1A2C从逐渐繁荣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经济三大板块,到“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

3、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据此回答34题。3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即()城市化、工业化从小板块向大板块集聚市场发展产生了统一的需要、产业发展产生了规模集聚的需要、资源组合产生了配置效益的需要城市化标志的人口集中、工业化标志的产业集中将促进我国现代化从“点”向“面”的发展飞跃和提升各经济区已不需要所谓的政策支持,完全可以放手自主发展A BC D4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问题包括()东、中、西部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外贸和利用外资不平衡,东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东部地区渐渐与国际接轨,中西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和产业

4、结构上调整缓慢东部地区已完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而西部地区转型艰难A BC D解析:中国经济处于成长阶段。第3题,任何一个经济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第4题,东部地区正在进行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答案:3A4C读图,完成56题。5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都市区是()A杭州都市区 B金华义乌都市区C温州都市区 D宁波都市区解析:金华义乌都市区位于浙江省的中西部,从平衡全省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方面考虑,都应该重点发展金华义乌都市区。答案:B6浙江省限制开发的区域应包括()A衢州丽水高速公路沿线地区B宁波温州间的沿海地区C

5、千岛湖周边地区D环杭州湾城镇群地区解析:区域开发应与环境建设相一致,千岛湖属于自然景区,应保护其自然景观的协调,因此应成为限制开发区域。答案:C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表示西南地区的是()A甲 B乙C丙 D丁8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A木材 B粮食C煤炭 D铁矿石解析:该题组以柱状图切入,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长江发达的水运,受地形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公路和铁路发达,与图中乙相符;黄河中下游地区虽有黄河,但受其水运条件限制,水运不发达,但该区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6、,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和输出地;西南地区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铁路、水运不很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西北地区受气候和水文条件影响,水运条件差。答案:7C8C我国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A BC D10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C劳动力不足 D水

7、资源不足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由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面积、人口比重都递减;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是由多到少;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最大的障碍是水源不足。答案:9A10D下图中左图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11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12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

8、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A土壤 B地形C水源 D热量13下图中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 BC D解析:第11题,从该省的轮廓可知为我国的甘肃省,甲河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内流河,所以A项错误,本地区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所以B项错误,本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选择C项。第12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缺乏。第13题,从图中可知,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中,畜牧业和

9、林业产值比重太低,种植业占主导地位,而当地最大的生态问题就是由于水资源缺乏(降水200毫米左右)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措施是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草场面积,增加畜牧业,减小种植业比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表示的方案最符合要求。答案:11C12C13A二、综合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 184(522%)增速均值148%155%122%107%91%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

10、比重6521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材料二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

11、带来的主要问题有:_;_。(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_;_。(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项选择)()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解析:(1)对比表中02年和03年产业结构比重数据,会发现四大经济圈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都下降了,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而发达国家产业比重中最主要部分是第三产业,所以今后应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重化工工业是高能耗、高耗资源的工业,并且排污量较大。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必然对资源和能源以及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3)影响单位GDP能源

12、消耗量的因素有:工业比重、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以及技术水平高低。珠三角的技术水平不会比长三角更高,所以主要是工业结构本身的问题,珠三角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地区,且工业比重低于长三角,所以单位GDP能耗低于长三角地区。(4)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地区,工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升级,则相应的这些工业类型的比重将有所升高。答案:(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加剧(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工业以轻工业为主(4)BC15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图中甲是我国的_地区,乙是_(国家)。列表比较甲、乙两地区

13、的地理环境的差异。(2)甲区域位于我国的_高原地区,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_;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_。(3)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_业、_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_、_等新能源。(4)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5)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_、_、_、_。(6)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7)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