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4单元_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第1节_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695129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4单元_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第1节_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4单元_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第1节_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4单元_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第1节_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高二必修3检测:第4单元_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第1节_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一节一、选择题读金沙江(长江干流上游自青海玉树至四川宜宾河段)干流出口水文控制站屏山站的历年径流量、输沙量过程线图和多年平均流量及输沙量年内分配图,完成12题。1对金沙江上游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年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大于多年输沙量的变化幅度B多年平均径流量小于多年平均输沙量C多年平均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比多年平均径流量更不均匀D汛期(69月)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的90%以上2对确定流域而言,影响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降雨C地质构造 D植被覆盖率解析:本题组考查长江上游径流的变化及读图判读能力。从图中可看出,多年径流量变化范围为1 2002 000个单位,而多

2、年输沙量变化幅度为150500个单位,故多年输沙量变化幅度大;从年内分配看,多年平均输沙量年内基本集中于510月,其他月份很少,说明年内分配更不均匀。在研究特定区域时,流域确定后,意味着当地地形的坡度、植被覆盖率是一定的,则此时影响输沙量的变化因素就是降雨的多少。答案:1C2B结合下列材料,回答35题。材料一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材料二见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示意图。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示意图3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A水资源B煤炭资

3、源C铅锌资源 D土地资源4田纳西河流域目前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先开发的电能为()A火电 B水电C核电 D风电5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B平原多种玉米、棉花等C把林业发展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解析:第3题,为防治洪水在田纳西河修建大坝,对水资源进行梯级开发。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最先开发的是水电。第5题,A、B、C三项都是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渔业的措施。答案:3A4B5D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6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

4、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 Bb处Cc处 Dd处解析:根据该河流的剖面图可知,c处河流的落差大,因此该处水力资源丰富,是修建大坝的理想位置。答案:C7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Aa处 Bb处Cc处 Dd处解析:由图可知,d位于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该处汇集了大量来自上、中游的河水,再加上平原地区排水不畅,故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答案:D8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解析:从图中可知,M河流域的上、中游位于山地、丘陵区,落差较大,故在该河流域植树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C读图,完成910题。9a水电站

5、的发电量大于c水电站,由此可知a处比c处()A流量大、落差大 B流量大、落差小C流量小、落差小 D流量小、落差大10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解析:第9题,发电量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a水电站位于c水电站上游,因此a处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c,故落差大。第10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答案:9D10A2010年黄河第10次调水调沙,自6月19日9时开始,至7月7日24时结束,历时1

6、8天。此次调水调沙入海总水量约324亿立方米,下游河道冲刷泥沙约3 429万吨。据此回答1113题。11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流水溶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A BC D12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13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A BC D解析:第11题,黄河调水调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

7、侵蚀作用将河床的泥沙冲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入大海。第12题,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泄洪提供顺畅的河道,同时还可为其他季节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第13题,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答案:11A12B13D二、综合题14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雄浑挺拔的中国西部,一条大江出雪山,越峡谷,浩浩荡荡奔流到海。这就是流淌数百万年,孕育着无数华夏儿女的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利于植物

8、生长和恢复长江流域既有“失天丽质”的一面,也有“弱不禁风”的一面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浅薄,降雨量大。一旦地表植被不复存在,就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将土层冲刷殆尽,使土地资源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水土流失犹如一种慢性顽症,强烈侵蚀着万里长江的肌体健康,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成为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1)长江发源于_高原,注入_海。(2)图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气候类型是_。(3)图中水利工程A是_,水利工程A建设的首要目标是_。(4)试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5)长江流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A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B煤矿石油水能C天然气石油铁

9、矿D水能铁矿水资源(6)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自然概况及开发利用。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为三峡工程,其首要目标是防洪。分析河流的水能资源应从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水资源、水能资源和有色金属。根据田纳西河流域的整治经验,应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水土综合治理等方面治理长江流域。答案:(1)青藏东(2)亚热带季风气候(3)三峡工程防洪(4)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5)A(6)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

10、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水能、航运、旅游等);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15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将一端开口的盒子里铺上一层厚厚的湿沙,盒子稍作倾斜放置。在盒上端A点插上小红旗,再往小红旗一侧缓慢持续地倒水入盒(如甲图,注意:水量要适中,倒水速度要均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乙图情况。此实验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外力作用。材料二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1)上述实验模拟验证的是_(外力)作用。(2)描述材料二图中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的差异,并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河段差异成因宜昌以西宜昌以东(3)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重点有何不同?(4)简述材料二图中黄河从宁夏某地到包头段水文特征的变化。答案:(1)流水(流水侵蚀)(2)河段差异成因宜昌以西落差大是地壳上升与河流侵蚀(下蚀和溯源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宜昌以东落差小是地壳下降与河流侧蚀(侵蚀)、堆积共同作用的结果(3)以西:(梯级)开发水能、改善航运、保持水土、发展旅游;以东:防洪防涝、发展航运、土地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4)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