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6950407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八年级数学组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2、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 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 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

3、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

4、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

5、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探究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

6、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预习的习惯;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三、全期教学进度安排时间主要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总课时第一至第四周第十六章分式16.1.1 从分数到分式(用一课时)16.1.2 分

7、式的基本性质(用四课时,其中两课时用于练习)16.2.1 分式的乘除(用二课时)16.2.2 分式的加减(用二课时)16.2.3 整数指数幂(用二课时)16.116.2检测(用一课时)16.3 分式方程(用三课时,其中一课时用于练习)复习小节与检测(用三课时)18课时第四至第六周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用一课时)17.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用五课时,其中二课时用于练习)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用三课时)复习小结与测验(用三课时)12课时第七至第九周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用三课时)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用三课时)复习小节与检测(用三

8、课时)910课时第十周期中复习用于期中复习与检测注(学校可能在七、八年级快班中统一进行期中测试)5 课时左右第十一至第十五周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19.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用二课时)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用二课时)19.1 平行四边形练习与测验(用三课时)19.2.1 矩形(用二课时)19.2.2 菱形(用二课时)19.2.3 正方形(用一课时)19.2 特殊平行四边形练习与测验(用三课时)19.3 梯形(用二课时)19.4 课题学习 重心(用一课时)复习小节与检测(用四课时)22课时第十五至第十七周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1 平均数(用三课时)20.1.2 中位数和众数(用三课时)20.2.1 极差(用一课时)20.2.2 方差(用二课时)20.3 课题学习(用一课时)复习小节与检测(用三课时)13课时第十八至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复习这个学期各章的主要知识点(复习主要以测验为主,普通班做到一星期一次,快班做到一星期两次,测验中那方面发现问题,就在那方面多下功夫)15课时左右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全体教师集体评卷100课左右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