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4494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核技术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就得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905年9月,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并在他的题为物质的惯性与它所含的能量相关吗论文中,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这就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能否开发和利用这些能量?当时人类那么抱有悲观态度,甚至大科学家卢瑟福也认为通过原子的变换去探索能源,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然而,人类的认识是不会停滞的,科学技术必然是不断进步的.1909年3月,物理学家盖革和马斯顿进行了著

2、名的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了解到此实验中粒子出现了反常的漫散射现象,他那么以原子内存在强电场的观点,探索粒子大角散射的内在原因,推断出原子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并据此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有核结构,确立了原子核概念;1913年,玻尔以卢瑟福原子模型为基础,引入量子概念,构筑了一个新的原子模型量子化原子模型;1919年,卢瑟福又用天然放射源放射出来的粒子轰击氮,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人工嬗变,即这个实验既发现了在原子核中有呈中性的质子,也第一次用人工方法成功地把一种元素转变为另一种元素,从而开辟了人为变革原子核的途径. 那么,原子核又由什么组成呢?由于当时的粒子只有电子和质子,而且研究得

3、最多的是氢原子,因此,曾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组成的.然而,因氦原子有两个电子,那么氦核那么由两个质子组成,于是氦原子的质量就是氢原子的二倍,可是实际上却是四倍!有人认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但这又引起许多矛盾;1920年卢瑟福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讲中,大胆地提出可能存在一种中性基本粒子,其质量与质子大体相等.如果原子核内存在这种粒子,那么可圆满地说明原子核的组成.此后,卡文迪许实验室用了十年时间寻找这种中性粒子,但却一无所获.1932年3月27日Nature(自然杂志)刊登了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的一篇论文,他提出:粒子轰击铍所产生的铍辐射并不是射线,而是一种新粒子,此新粒子不带电荷,因此取名为中子.由此,物理学家那么提出了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模型.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用粒子轰击铝靶时,得到一种天然不存在的新放射性元素磷,这是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当然这也是对原子核结构理论的有力证明.为了说明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尺度很小(10-14m)的原子核内,科学界提出了核力概念,核力不同于当时的万有引力和电磁力.19331939年间的中子-质子散射实验,确定了核力的基本性质.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习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初中物理常识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