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94436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件(共30张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几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地区 冰雕 人参 黑土 4 1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20 40 位置 位于我国的 部 包括 三省和 东部 一 地理条件 东北 黑吉辽 内蒙古 2 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地貌格局呈北 东 西封闭 向南敞开的半环状 马蹄状 分布 温带季风气候冬长寒 夏短热 雨热同期 1 气候条件 改造程度 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决定 自然条件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地区相比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1 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 只能种植如春小麦 甜菜 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 2 低温冷害使农作物减产 3 长冬无法放

2、牧 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思考 热量不足 有无优势呢 1 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2 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 3 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害虫过冬 病虫害少 优势 生产集中在夏季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 发展副业 增加农业收入 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 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地理条件分析 2 地形 土壤条件地形特点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主要地形 山地平原高原 西 大兴安岭 北 小兴安岭 东 长白山地 南 辽河平原 北 松嫩平原 东 三江平原 森林资源丰富 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 土地资源丰富 居我国三大平原之

3、首 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 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 5 7 5 全氮含量为0 15 0 35 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 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 土壤肥沃 黑土 黑钙土广泛分布 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 鞍山钢铁 沈阳机械制造 大连化工 大庆石化 良好的工业基础 社会 经济条件 交通发达 丹东 地理条件分析 3 社会 经济条件 重工业基地为农业提供了机械设备 化肥等生产资料有利于农业的大规模和机械化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 如亚麻纺织 毛纺织 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农产品 农业种植技术等方

4、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为推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人口密度小 人均耕地多 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 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活动 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农业 2 新疆南部 南疆 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3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4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邻近港澳台地区 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疆光照充足 土地资源广阔 山麓地带有高山积雪融水可供灌溉 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 高地对长绒棉需求大 海南岛地处热带 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市

5、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作的需求量大 昆明四季如春 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1 降水 东南西北气温 南北 P63 思考 2 热量 3 水分 二 农业布局特点 2 为什么大兴安岭顶部 牡丹江的积温差异这么大 为什么大兴安岭东侧降水与松嫩平原有明显差异 1 降水最多地方海拔是多少米 哈尔滨的降水量和积温分别是多少 特点 耕作业 林业特产区 林业特产区 畜牧业 积温 平原山区 降水 山地平原 迎风坡背风坡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玉米 小麦 大豆 水稻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6、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 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 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大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林木 鹿茸 人参 苹果 梨 柞蚕茧 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 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延边盛产苹果 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广东农耕区 三河牛 三河马 红牛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 是闻名国内的良种 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 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 主要饲养猪 肉鸡 肉牛 奶牛等 牛奶及乳品业

7、发展较快 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 农业布局 知识结构 一 地理条件 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 雨热同季 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类型 黑土 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较低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方法指导 1 综合考虑自然 社会经济地理条件 确定区域农业的方向 2 根据区域内部地理差异 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东北地区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整 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生产部门齐全 形成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 农 林 牧 生产基地 因地制宜 1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玉米分布普遍 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B 小麦

8、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C 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 以北的黑龙江沿岸D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2 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起到调节气候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的是 A 黑土B 黄土C 沼泽土D 黑钙土 B C 3 下图为 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 依次为 A 草地 林地和草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B 草地 林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C 沙漠 草地 林地和草地 林地D 沙漠 林地 草地 林地 B 读 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 回答5 6题 5 甲地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

9、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 6 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A 水源条件B 热量条件C 地形条件D 土壤条件 C B 7 有关松嫩平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呈纬度地带性变化B 肥沃的黑土是由于含丰富的矿物质而形成的C 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 地块平坦 集中成片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D 1 积温数值范围是 农作物熟制是 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2 积温值A地高于C地的原因是 3 C B两地相比 C地距海较远 但其降水量却比B地多约35 原因是 A C B 1600 2800 一年一熟 A地为河谷 地势较低 A地距冷空气源地比C地远 海洋 C地位于迎风坡 降水较

10、多 两地水汽均来自东部 春小麦等 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P68活动1 东北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并填写 1 耕作业 2 林业 3 畜牧业 有利 平原广阔 黑土肥沃 水源充足 不利 热量不高 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 且仅能一年一熟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 温度低 树林成材时间长 病虫害少 有一定的面积的草原 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 草类枯干期长 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1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 机械化生产2 地区专业化生产水稻 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 北部地区 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小麦以春小麦为主玉米 松嫩平原 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

11、名的 玉米带 四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五 农业发展方向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方向问题 人口激增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可持续发展方向 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 坚持开发 利用与治理 保护相结合 坚持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的统一 五 农业发展方向2 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的比较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继续强化商品粮 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 专用品种 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

12、品加工业 促进粮食转化 延长产业链条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 结合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的实施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发展草业经济 推动退耕 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 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在抓好 天然林保护工程 的同时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在半山区实现 立体开发 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 人参 养鹿 林蛙 食用菌 中草药材 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农业布局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粮基地建设 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面向国内大宗家产品需求市场 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平原地区 知识结构 地理条件 我国东北区域农业发展 雨热同季 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类型 黑土 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较低 农业发展方向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山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