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269429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8课《虎门销烟》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虎门销烟四语教案主备人: * 总 25教 学 过 程 修 改 意 见8、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2、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3、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1、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 法: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经验 自由表达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具准备:1、相关影音、图片资料;2、课件;3、要求学生自己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相关故事,了解历史。教学时间:

2、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请层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1、出示林则徐画像,提问:他是谁?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2、板书课题。3、解题:出示地图,介绍虎门的位置。圈点“烟”指什么?“销烟”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呢?(教师相机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尽量让学生介绍)你对林则徐还有什么了解?简介人物。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检查预习:(1)在预习中,你了解到什么?给大家汇报一下。(2)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2、教师整理问题归类,并且板书。3、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4、读

3、后讨论:帮助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5、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6、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齐读。正音,重点强调“寨、渣”读准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这些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你怎样记住他?(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正确,“抛”字结构要匀称。)尝试听写,并检查反馈。在这些词语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齐读生字词。7、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8、易错之处,集体纠正。三、默读课文,理清层次1、默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在迅速浏览课文,思考: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的经

4、过?其他小节又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3、小结分段方法:(一)1(二)2(三)35(四)6 或(一)1(二)25(三)6(学生说清理由,两种方法都可以)四、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布置作业:听写生词;熟读课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教学反思:四语教案主备人:* 总 26教 学 过 程 修 改 意 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听写生词。2、集体反馈。3、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讲读课文1、谈话: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 2 小节,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2、再读课文,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那里?把你认为描写

5、得不同寻常的语句勾画下来,并批注体会。3、讨论: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相机理解“水泄不通”的意思。体会场面庄重:“彩旗林立,文武官员,外国商人都来了。”相机理解“林立”的意思。提问:人们都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的呢?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现这壮观场面。5、讲读 35 自然段默读,思考:这几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哪一段最具体?(使学生明白全文紧扣题目,重点写了“销烟”的经过。)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节讲了哪几个意思?练习分层。小结:第一层:下令硝烟。第二层“销烟”经过。 学习第一层(13 句)a、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势,

6、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b、朗读,读出气势。 学习第二层(45 句)a、边读边归纳:林则徐是怎样硝烟的?尝试用词语列出小标题。b、思考:从“撒盐抛烟、到石灰”描写细致,不但毫不凌乱,而且使人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标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引导学生理清层次,体会“先再然后”这一具有顺序的描写)c、你能试着用这样的词介绍一件步骤比较复杂的事情吗?d、指导朗读第二层,读中感受这些词的好处。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当时的场景。提问: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默读课文第四小节,思考:人们的心情怎样?由此可见,老百姓对销烟的态度是什么?你知道是为什

7、么?指导朗读,体会人们的心情。自读第五自然段,标出数量词,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销烟时间长,数量多,战果辉煌。)出示句子:“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提问:这是什么样的一幅场景?对于老百姓而言,卷走的仅仅是烟渣吗?想像一下,那些外国鸦片贩子此时的脸色怎样?你的感觉呢?齐读,体会。6、讲读首尾两段。谁来为我们读读最后一小节?采访:你读了有什么感觉?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哪些词语读了最让你感到兴奋?为什么?(相机理解“壮举”、“嚣张气焰”、“欺侮”的意思)默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说“值得纪念”?指导朗读,体会。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8、2、布置作业:听写生词。熟读课文。以“我站在林则徐像前” 为题,写一段话。教学反思:四语教案主备人:* 总 27教 学 过 程 修 改 意见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述课文 练习说话,写话教学过程:一、指导复述课文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样一步步说清楚的?2、讨论思考,小组练习。3、根据板书自己练说。三、 练习说话,写话1、出示文中片段“先再然后”。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教师总结。3、练习说话:回忆刚才复述的情景,小组讨论,老师怎么做,自己怎么做,大家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会复述的?4、引导回忆生活中那些事须分几步完成,帮助选材,开拓思路。5、写片断,当堂评析

9、。四、进行课堂练习1、听写: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一栋楼(dng zhung) 欺 侮(w w) 收缴(jio jio) 成 绩(j j) 应 邀(yng yng) 担心(dn dn)3、根据拼音,填字组词:l:( )史 日( ) 严( ) ( )声zh:( )日 笔( )( )得 ( )务( )树( )行 价( ) 垂( )xio:( )息 报( ) ( )灭 ( )毁4、辨析,组词:史( )寨( )寒( )彻( )吏( )赛( )塞( )切( )泻( )嚣( )侮( )震( )泄( )器( )悔( )振( )5、根据分好的段落,给课文概括每一段的段意:一(1): 二(2):三(35):四(6):6、用上“先再然后”。说一段话。板书设计:围观:(热闹)人多 庄重沉重打击7、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销烟:先再然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课后反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