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694043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班会教案之一年级孝敬教育教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一) 教学目标:1、让教师明白开设这门课的原因2、引导孩子们对孝道的认识,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艰辛,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尽孝道的品质。3、点燃教师内心的孝敬之情,并通过教育,为孩子心灵播下一颗孝亲敬老的种子,从而为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和谐安宁,尽一份我们的心和力,也为自己行一份善和积一份德。教学重点:让各位老师明白,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教学难点:通过教育,为孩子心灵播下一颗孝亲敬老的种子。教学过程:一、什么是“道德”说道尽孝道,有一本书非常值得大家去看,那就是弟子规。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

2、前,代代相传。在汉武帝时代,甚至讲儒家学说确立为教育政策,而这个教育政策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均未改变,直到七十年前才逐渐被废除。这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育,究竟教我们什么?能够传承四千多年而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存在,我们现在就来了解这个道理。圣贤教诲的重点就是“道”与“德”,“道德”。什么是“道”?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是之谓道。而中国的“道”,就在人与人相处的学问当中,称之为“伦常大道”。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五伦。当五伦都能遵循自然的法则,人与人之间就没有冲突,会和睦相处。反之,五伦关系就会陈胜冲突摩擦。什么是“德”?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逾越大自

3、然的法则去做人,就是“德”。当一个顺从父子关系,不逾越地尽自己为父之责,为子之分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父慈子孝”的“慈”就是父之德,“孝”就是孩子的德行。二、什么是孝“孝”字是会意字,“老”和“子”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和下一代融成一体称孝,所以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上一代时时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孩子时时背负着父母,就是时时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如何让父母生活的更快乐圆满。 古代的孝子,确实都能时时刻刻念着父母。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孝

4、子叫曾参。在古代,交通不便,拜访朋友都要走很久的路。有一次曾参上山砍柴,正好朋友来找他。曾参的母亲为人忠厚,想到朋友远道而来,假如没见到曾参,对朋友会过意不去,所以她索性往自己手上扎了一针。这一针扎下去,曾参顿感心痛,心想一定是母亲出事了,于是立刻快步赶回家去。一回家见到母亲,马上跪下来说:“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何我的心一阵痛?”母亲解释说:“因为有朋友自远方来,想赶快叫你回来,迫于无奈才这么做。”所以,古代为人子女者,确实是时时想着父母。大家都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

5、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而我们现在的人类对父母有没有这样的态度?没有。为什么没有?我们回想一下,小时候没有人教我们要孝顺。每天脑子里想的可能时时都是自己。我常问小朋友:“小朋友,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东西吗?”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再问他们:“妈妈知不知道你喜欢吃什么?”他们说:“当然知道!”还说了好几样。我就告诉他们:“妈妈时时为你着想,都知道你想吃什么。妈妈这样照顾你,你是怎样回馈妈妈的?居然连妈妈想吃什么都不知道!”藉由此对比,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这么爱护我们,而我们却连父母基本的生活都不了解。“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喜欢的东西,

6、我们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奉养父母。所以,我跟小朋友说:“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先买什么?先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古人和动物都有这样的孝心,取决于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所做出的好榜样,再加上教育是以孝为本。从小就教孝道,邻里乡亲见到孝子,都非常的佩服、尊敬,甚至于效法,所以社会风气很好。现在社会上要听到孝子很不容易!因为圣贤教诲已经断了两、三代,我们必须从头开始。三、知恩者才能报恩如何引导孩子尽孝道?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总会跟孩子们谈到:母亲从怀孕到生产,以及养育的辛苦历程,让孩子们体会到母亲的恩德,所谓知恩者才能报恩。首先我们跟小朋友提及,佛陀有一次经过一个地方,见到地上有一堆枯骨,佛陀就向这一堆枯骨顶

7、礼。学生就问:“佛陀,您为什么给这堆枯骨顶礼?”佛陀就说:“这些枯骨可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或是前世祖先,所以我要恭敬礼拜。”拜完之后,佛陀就叫学生把这堆枯骨做分类,颜色较黑的分一堆,颜色较白的分一堆。学生就问:“这两堆枯骨,为何一堆比较黑、一堆比较白?”佛陀告诉学生:“较黑的骨头是母亲的骨。因为在怀胎的过程中,胎儿的营养都来自于母亲,因此母亲的钙质流失很多,而且养育的过程也十分辛劳,致使母亲身体日渐憔悴,所以母亲的骨头颜色比较黑,重量也比较轻。”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要让孩子们理解到: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让母亲非常辛劳,让他们感激母亲对他们的恩德。许多孩子在听的过程很感动,甚至掉下眼泪。于是我们就

8、借机更进一步引导:现在既然知道妈妈的恩德,就应该懂得报恩,当一个孝子。如何当一个孝子?是不是长大之后,赚大钱给妈妈花?买大房子给妈妈住?这太遥远了。我们引导孩子,要让他能从当下就开始,落实在生活中,即使拿一次拖鞋,也是帮妈妈一个忙。甚至于帮妈妈拖地,帮妈妈分忧解劳,这都是尽自己的一分孝心。四、小结,提出要求教孩子如何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我们告诉孩子,只要做到弟子规入则孝的一条,就是尽了一分孝心。从哪里开始尽孝?弟子规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从对父母讲话的恭敬态度开始做起。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教“孝”(二) 教学目标:1、在教师中渗透如何奉养、关怀父母的思想。2、通

9、过教师的传授途径,将孝亲敬老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为人父母们,希望他们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效果达到最好!教学重点:在教师中渗透如何奉养、关怀父母的思想。教学难点:将孝亲敬老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为人父母们,希望他们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孩子们受到的教育效果达到最好!教学过程:一、孝养亲身看了这位辛酸父亲写给孩子的信后,我久久沉浸在他的无奈与痛苦之中类似这样孝心缺失的孩子,且不说在整个中国,就光论我们身边的,就有很多。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可是,我觉得,开展孝敬教育,除了从教育孩子关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开始之外,我们还要牢记,为人父母者也一定要以身作

10、则。孝顺父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来用心:有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智慧。“养父母之身”,我们要时时关怀父母的身体健康。古书中记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要把他当作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在晚年比较容易觉得寂寞、孤独,身体也比较虚弱,所以我们要能时常体恤父母的身体状况,然后尽自己这份孝心,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像现在时逢季节交替之际,温度变化特别大,假如我们没有办法回去探望父母,就应该打电话问候父母,有没有御寒的衣服?棉被够不够?在与父母通话的同时,孩子在身旁就能感觉到你处处关怀父母的身体,也能感受到你对父母的孝心。父母的健康要时时注意,而关怀父母的健康,要有正确的知识。

11、我们思考一下,假如父母生病了怎么办?直觉反应都是看医生。看什么医生?其实中国人对于身体最重视的是治未病,也就是要治还没发生的病,所以中国人特别注重养生的方法,不是等到生病才治疗,那就很辛苦。我们想一想,哪个人因为高血压送到医院,而将高血压治好了?有没有糖尿病患者去看西医,最后糖尿病好了?哪一个癌症患者去看西医,后来癌症好了?西医的治疗方法,都是把症状解除。比如说高血压,高血压是因为血管堵塞了,塞住了很不舒服,赶紧把药吃下去,血管马上就会扩张,血液就稍微流通过去。那个药吃下去,虽然症状解除了,但患者的血管一天比一天松弛,最后血管就坏掉了。我们观察四、五十岁就习惯于吃西药的人,药要吃多久?吃一辈子

12、。所以,很多老人家出外旅游时,提包里会放很多西药。当我们的父母晚年都是伴随着这些药物在生活,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我们应该研究真正的养生之道,让父母的身体不需要依靠这些西药,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平常要多叮咛父母,不可以吃太咸、太油腻的食物,要鼓励父母多吃蔬菜、水果,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弱碱性的状态。在看医生方面,我个人比较赞成看中医,中医是治本,不是只治标。现代人都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譬如去看中医,医生诊脉完之后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半年时间才能把身体调养好。”很多人一听要半年,吓得半死:“我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调养!”另一方面,西医告诉他:“一针打下去,马上见效!”他听了很高兴,就马上打针了

13、。但是从此以后,他就必须依靠针、依靠药来过日子,而且副作用很多。所以,我们有正确的知识,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能让父母的身体健康。二、孝养亲心“养父母之心”,就是时时能关注父母的心情。比如说妈妈打电话给你东聊西聊,你也听得出来妈妈在想念我们,这时不要等妈妈开口,应主动回家看看。有些老人家不只是想念自己的孩子,还想念小孙子,这个要懂得。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让社会上的人士感受到因为父母教导有方,才让这个孩子这么有成就,能为社会付出。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的时候,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所以,由于自己的成就,让社会人士肯定父母对你的谆谆教诲

14、,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三、孝养亲智一个人到了晚年,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看到许多老人家已经很有钱了,看到别人比自己更有钱就很不舒服,常常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中。孔夫子曾提到人生有三戒,要特别谨慎。第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弟子规教导我们:“非圣书,屏勿视。”现代传播媒体充满了暴力与色情,孩子一旦受到染污,心性就很难清澈,这要非常谨慎。所以,为人父母的要懂得帮助孩子防止污染,孩子看的电视节目一定要慎选。第二、“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年轻人精力旺盛,易于冲动,这时切忌与人在工作上甚至于在肢体上发生冲突。假如我们从小教导孩子拓宽心量,处处替人著想,他就不容易犯这

15、些过失。第三、“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患得患失。“得”,指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怎么样,我们的孙子没有,常常在这种情绪中,就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时我们可以透过一些机会,劝告父母放下执著。比如趁父母心情比较好时,告诉父母:“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能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有很多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六尺而已。所以人生要知足常乐。”要劝导父母渐渐放下贪念。更重要的,要帮助父母接受圣贤教诲、宗教教诲,让心能安住在圣人的引导中,他们的晚年就会愈来愈清净自在。当父母的晚年能如此,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这些都是为人子者先以身作则,才能给自己的小孩当好榜样。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个人为人能顶天立地,人格健全,除了靠父母的教诲之外,还有赖于一位重要人物的教导,那就是老师,所以中国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与师道。古代父母亲过世要守丧三年,而老师过世要心丧三年。我们从中能体会到古人对于老师的态度是非常的恭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生育、养育我们,给了我们身命;老师用他一生的智慧引导我们,给了我们慧命(智慧的生命)。所以,父母与老师的恩德,我们一生都要记住,应该对他们孝敬、奉养。五、小结,提出要求中国乃是礼仪之邦,从小能养成有礼貌的态度,人生自当得到很多的利益。一个孩子假如从小无礼,他的人生不但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