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3817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目标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

2、、小棒、尺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二提出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出例如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索新知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要求一共多少人,需

3、要哪些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1学生操作摆小棒。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4即时练习。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小棒图自然过渡

4、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方法,学生在积极地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理,又清楚地掌握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1.出例如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试算35+32。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5、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4即时练习。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有了例1的基础,本环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三】巩固练习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四】课堂总结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

6、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

7、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设计意图:在探究的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两个问题时,均设计了即时练习,使新知落实到每一层次中。而课尾的总结再一次呈现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