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693740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教学设计资料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明确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难点准确判断单位1,正确地解答分数应用题。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一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三种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板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请同学们想一想都是哪三种?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二判断单位1。1.鹅的只数是鸭的 .2.甲的 是乙。3.乙是甲的 .4.男生人数的 相当于女生。5.小齿轮的齿数占大齿轮的 .三列式计算。1.4是

2、12的几分之几?2.12的 是多少?3.一个数的 是4,求这个数。【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第1题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1.读题并找出条件和问题2.提问:应把谁看作单位1?是根据题中哪句话判断的?3.画图。4.列式解答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二教学例3第2、3题。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1.画图理解题意2.列式解答3.集体订正三小结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关键是什么?1.结构上相同点:都有3个数量,即鸭的只数,鹅的只数,鹅是鸭的几分之几;不同点:和未知不一样。2.解题思路上相同

3、点:都要首先弄清谁作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不同点:根据、未知的变化,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谁作单位1。教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结构、解题思路及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准确判断谁作单位1。这样才能提高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进行了比较。解答时,要正确地判断单位1,从而确定解答方法。【四】巩固练习一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蓝毛衣15包,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几分之几?二商店运来红毛衣25包,运来蓝毛衣的包数是红毛衣的 .商店运来蓝毛衣多少包?三商

4、店运来蓝毛衣15包,正好是运来红毛衣包数的 .商店运来红毛衣多少包?【五】课后作业一校园里栽了杨树144棵,栽的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校园里栽了松树多少棵?二学校买了蓝墨水30瓶,红墨水24瓶。蓝墨水是红墨水的几倍?三农场有小牛40头,是大牛头数的 .农场有大牛多少头?六、板书设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

5、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

6、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412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答:鹅的只数是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