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3159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学案:3.1.1 种群的特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1课时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航1.说出种群的概念。2.列举种群的特征,并分析其内在联系。3.学会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一、种群的概念和种群密度(阅读P6063)1种群: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2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3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个体的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4样方法: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再以其平均密度估算种群的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称为样方法。该法常常适用于对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植物或

2、移动能力较低的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5标志重捕法(1)适用范围:适用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类等动物,其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2)估算公式为:N(总数)M(标志个体数)。二、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阅读P6365)1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指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死亡率:指某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2)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出生率超过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增加;当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减少;当出生率接近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

3、大小。2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迁入率:指单位时间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指单位时间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因个体迁入或迁出导致种群数量增加或减少。因此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也会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3年龄结构(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的比例。(2)类型4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如果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失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的变化。5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

4、据。判断正误:(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3)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4)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5)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7)1000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10个小孩,则出生率为10/(100010)100%0.9%()(8)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答案(1)(2)(3)(4)(5)(6)(7)(8)解析(3)种群的各个特征对种群的数量变动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这三

5、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或者对种群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而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则是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对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7)10/1000100%1%。(8)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活动范围小,可以用样方法研究它们的种群关系。一、种群概念的理解1三个“两”理解种群的概念(1)两个要素:“同种”和“所有”。(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3)两个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个体、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都是

6、同一物种(如下图所示)。(1)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2)物种因地理隔离形成不同种群。(3)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1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是否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两个池塘中的鲤鱼。某池塘中所有的鱼。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答案均不属于种群,理由如下:不属于“同一区域”;不属于“同一物种”(鱼有很多种类);不属于“全部个体”。2依据种群概念,请判断“一块玉米田中的所有的蝗虫”是对种群的描述还是对物种的描述?答案是对种群的描述。所描述的事件中有符合种群概念

7、中应具备的要素。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牲畜B一片森林中全部的鸟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问题导析(1)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牲畜包含了多种生物。(2)一片森林中全部的鸟由多种鸟组成。(3)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包含了多种真菌类别。(4)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鲫鱼属于单一的鱼种。答案D解析本题要求全面理解种群的概念。种群强调的是一个区域、一个物种、一个群体,是指“同种”生物的总和,是同种生物中许多个体的集合体。A项明显不符合,它包含了多种生物;B项一片森林中全部的鸟,一般不会由一种鸟组成;C项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不同种群的生物

8、不是同一物种()(2)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3)判断是不是一个物种的标准是:两个种群间的生物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4)某外迁群体a1与当时留居群体a2的基因频率不相同,则a1和a2是同一物种()答案(1)(2)(3)(4)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1)基本步骤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取样:要做到随机取样,多用五点取样法或者等距取样法。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该种群的数量,并记录。在计数时在四条边上的生物只取两条边计数,一般取上边和左边的。上图中,若“”代表个体,则该样方中个体数目计数方法如下:a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有5个;b位于边线上的,只

9、计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有4个。该样方总个体数量为549个。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单位:株/平方米)。(2)注意事项:要随机取样,不能有主观因素。2标志重捕法(1)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基本步骤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在该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点,捕获一部分个体,并对其进行标志后,再在原地将其放回,并记录个体数为M。重捕并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来的捕获点再次捕获一部分个体,并计数数量(n)及其中被标志的个体数(m),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计算种群密度公式:N/nM/m,计算出N即

10、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3)注意事项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标志符号持续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1样方的大小如何确定?取样时为何强调随机取样呢?答案视被调查的植物类型而定,温带地区样方的大小,一般地说,乔木为100m2,灌木为16m2,草本植物为1m2。随机取样是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能更接近真实情况。2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虎亚种,也叫做中国虎,要调查华南虎的数量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吗?答案不能,数量少、活

11、动范围过大。2分析下面两个问题:.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志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初次捕获并标志只数(M)重捕只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志只数(m)32364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12、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种群密度为_。组别12345678910株数/m202334124233问题导析标志重捕法中的计算公式为: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志个体数量。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答案.144高.(1)计数样方内部和任意相邻两边及顶点的所有个体(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如图所示:(2)3株/m2解析.设该草地中布氏田鼠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数为32,第二次捕获数为36,其中标志数为4,则根据公式:N(种群总

13、数)M(标志数,即第一次捕获数),即可得出N288只。该样方面积为2hm2,所以平均种群密度144(只/hm2)。.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有:种群密度调查的对象为双子叶植物,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给出了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由于1组数值和6组数值与其他组数值相差太大,应舍去,然后用剩下的八组取平均值作为该块地中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一题多变(1)在上述中,如果对田鼠标志的符号过分醒目,则会_田鼠被捕获的概率。如果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_。(2)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_。(3)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计算

14、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_。答案(1)增大偏大(2)偏大(3)偏小三、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各数量特征间内在关系解读(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若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增长型:幼年个体老年个体,繁殖前期个体较多将来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稳定型:幼年个体老年个体,繁殖前期、繁殖期、繁殖后期个体比例相当将来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衰退型:幼年个体老年个体,繁殖前期个体较少将来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3)“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绝大多数的高等动物在各年龄阶段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所有动物都有充分的交配繁殖机会,决定了较高的出生率,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因此,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2.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图解1农业生产上常将性引诱剂洒向田间,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其道理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