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92696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空坐标主要线索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很快席卷各行业并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职后推行“新政”,其实质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经济渡过了难关,也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3掌握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发生的转变。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掌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

2、因。2.掌握经济大危机的后果,理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3.掌握胡佛反危机的政策及措施,认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效。一、“黑色星期四”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2)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商品供过于求。贫富分化导致消费能力增长缓慢。(3)催化剂: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的信贷消费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2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大崩溃。易混易错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存在,社会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的状

3、态。这必将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超出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从而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二、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1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2大大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世界局势紧张。(1)在国内: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此起彼伏。(2)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3)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税战、市场战愈演愈烈。3资本主义各国开始寻求经济政治上的出路。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战争。三、胡佛“无为而治”的失败1措施:面对经济危机,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

4、家对经济过多干预。2结果:进一步加深了美国的危机,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对现存制度丧失了信心。 思维深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要求政府的决策要和经济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它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否定重商主义理论,主张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所以它认为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不需要政府干预。主题一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史料一2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的高涨逐渐显露出生产相对过剩的征象,而日益兴盛的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却不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掩盖了生产过剩的真相,使生产的扩大和市场的缩小发生了更深刻更尖锐的矛盾于是经济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史料二1929年夏天,美国一

5、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料解读史料一表明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史料二说明股票投机活动制造虚假繁荣,加剧生产相对过剩。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归纳美国20年代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重大现象?该现象对于危机的爆发起了什么作用?提示(1)赊账购买和银行信贷,造成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为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与市场缩小之间的矛盾。(2)现象:美国股市的繁荣。作用: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的崩溃埋下了隐

6、患。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危机爆发。2特点史料这场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史料解读史料表明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的特点。问题思考结合史料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提示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史论总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

7、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主题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1经济危机的影响史料蒙大拿州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

8、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1932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史料解读史料从农民、工人、士兵等阶层反映了危机造成的影响。问题思考史料反映出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胡佛政府的应对措施史料美国胡佛总统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史料解读史料表明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对经济进行干预。问

9、题思考史料反映了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危机?提示坚持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史论总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启示(1)影响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经济危机引起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转嫁和摆脱危机,加紧争夺市场和原料,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战。这就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也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危机。(2)

10、启示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国际关系的协调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经济大危机由美国波及全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爆发危机,其他国家亦受影响。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普遍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

11、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范围,波及整个世界。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关键信息:“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题干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致使人们的购买力低下,生产相对过剩,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1929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2192

1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答案D解析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所以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才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导致美、德、英、法、日等国工业生产下降。3下表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以下推论符合客观事实

13、的是()年份1927年1928年1929年1930年离婚率10%15%12%3%A.“新政”强化了人们抱团取暖意识B福利保障制度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C“大萧条”影响人们家庭婚姻关系D“大萧条”期间的婚姻自由受限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再结合表格数据1930年的离婚率由上一年的12%迅速降为3%,反映了经济危机使失业率剧增,家庭收入迅速减少,因此离婚率剧减,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随后才实施一些福利政策,故A、B两项时间与材料不一致,排除。婚姻自由是西方价值观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改变,排除D项。4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

14、,为此,他批准了“邻里互助计划”。这反映了胡佛政府()A开始采取计划经济B强调合作和协助C政府进行直接救助 D加强对经济干预答案B解析题干体现出胡佛支持“自愿联合”“互助”,体现出合作和协助的特点,B正确。A在美国不存在;C、D恰是胡佛排斥的方法。5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大企业得到繁荣”说明他坚持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发展,因为大企业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故B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5、一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胡佛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认识。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答案(1)反映了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2)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