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925198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名称时间长度参考点恒星日23时56分4秒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太阳日24小时太阳(4)速度2地球公转(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在图中用“”标出。(3)(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5)速度:图中位置时间速度公转位置A点1月初较快近日点B点7月初较慢远日点温馨提示由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日地距离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北半球)夏半年公转速度较慢,用时多;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用时较少。故北半球夏半年比冬半年时间长。二、太阳

2、直射点的移动1黄赤交角(1)定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2)角度关系:地轴总是与赤道平面垂直,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34,与黄赤交角二者互余。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极圈度数90黄赤交角度数。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周期: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情景导入先思考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该诗句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与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在哪里?提示:自转。赤道地区。 核心要点掌握好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比较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

3、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运动周期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太阳为参照点1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的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或1/4分)平均约1/天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 670 km/h)向两极点(0 km/h)递减平均约30 km/s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方法技巧很重要 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南北极来判断:从北

4、极俯视地球为逆时针,从南极俯视地球为顺时针。(如下图)(2)根据经纬度判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而西经度增大的方向则与自转方向相反。(如下图)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判断地球表面的线速度与该地的地理纬度和海拔高低有关。(1)纬度(2)海拔3近日点、远日点的判定方法(1)从日期判断: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2)从公转速度判断:地球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线速度、角速度)较快,反之则较慢。(3)从地球公转轨道的长轴和短轴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位于长轴两端。距离太阳最近的点为近日点,反之为远日点。(4)从直射位置判断:连接太阳和地

5、球的中心,观察太阳直射的位置,若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则位于近日点附近,若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则位于远日点附近。(5)从节日角度判断:元旦时接近近日点。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图,完成12题。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D为23小时56分4秒 2在A、B、C、D 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A、B、C、D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C、D、B、ACA无角速度和线速度,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大,C最小DB、C、D三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最小,C最大,A

6、无角速度和线速度解析:1.B2.D第1题,根据题意知其时间应为一个太阳日,比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1恒星日多3分56秒。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A点在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B、C、D三点是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 题。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B乙丙C丙丁 D丁甲4每年的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 B

7、乙点C丙点 D丁点解析:3.A4.A第3题,从图中看出P点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第4题,11月11日地球在秋分后大约一个半月,故应靠近甲点。 情景导入先思考 英国古文明研究作家葛瑞姆汉卡克在上帝的指纹中写道:“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变在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1)为什么会有黄赤交角?提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2)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太阳直射的范围将会如何变化?提示:太阳直射点在24.

8、5N24.5S之间移动,太阳直射范围将变大。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黄赤交角的特点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其含义如下:含义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90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两个变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

9、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用下图来表示: 方法技巧很重要 1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右两个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据此特点进行判读。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

10、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为春分日,B为秋分日。2在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上判断二分日的方法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若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此时为春分日;若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此时为秋分日。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B图中角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2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

11、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全球无温度变化 D全球无五带划分解析:1.D2.C第1题,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的度数为2326,图中角表示黄赤交角。第2题,即使黄赤交角变为0,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也是存在差异的,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读图,回答12题。1若图中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 D丁2若某人在乙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解析:1.C2.A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第2题,乙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上空,可看到北半球的大部和南半球的一小部分;

12、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正确表示2016年元旦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是()A BC D4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地球再次回到处历时365天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此时正值我国冬季解析:3.D4.A第3题,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C位置靠近近日点,应为冬至日,则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2016年元旦,地球应位于位置附近。第4题,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时,大约为7月初,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地球再次回到处需历时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值我国夏季。下图是地球

13、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 BC D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解析:5.A6.B第5题,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的夹角,从图中看出表示黄赤交角。第6题,从图中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夏至日。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78题。7图像最能反映()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8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A23:00 B22:56C23:04 D21:52解析:7.A8.B第7题,北极星及周围星辰为恒星,视为固定不动,而相机虽然固定在地球表面,但是随着地球自转运动而动,所以出现圆形的星辰运动轨迹。第8题,地球自转周期是23时56分4秒,当第二天该恒星再次处于星空中同样位置时,说明地球正好自转一周,经历了一个自转周期,时间应为22时56分4秒。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