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2517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图,回答12题。1若我国人口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A20102015年B20152020年C20252030年 D20302035年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A2020年B2028年 C2035年D2040年解析:1.B2.B第1题,读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25岁以下的人口中,510岁的人口占比重最大,1520年以后就成为育龄人口,因此B项正确。第2题,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我国人口总数达最高峰。下图为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

2、图,回答34题。3由图可知()A该地最有可能为北京市区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C计划生育导致青壮年比重降低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4该地应该()A开放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解析:3.D4.C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常住人口中青年男女数量小,且男性少于女性,老龄人口比重非常高,这主要是由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造成的。由于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该地老龄人口比重高,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第4题,该地人口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主要是由人口迁移造成的;青壮年人口外迁后,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教育是必须要考虑的问

3、题,因此该地应完善儿童教育和安全设施;鼓励老年人外迁和自主创业不符合实际情况。(上海高考)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56题。5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 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BCD6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解析:5.D6.B第5题,考查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理解: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三峡为工程移民,东部知青迁入西部边疆是政治因素。第6题,有组织、大

4、规模的移民过程,一定要考虑迁入区人口容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净减少A B C D8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解析:7.C8.A第7题,江西省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

5、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入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第8题,由图中可知,北京、天津人口增长迅速,而且净迁入率很大,说明外来人口很多,加剧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地矛盾,导致交通、住宅等压力增大,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降低了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故A正确、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与人口迁移无关,故B错误;广东、浙江迁入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不大,故C错误。读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911题。9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

6、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10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因素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1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表示的是()A环境承载力B科学技术C人口合理容量D突发性事件(例如战争、地震等)解析:9.A10.B11.C第9题,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第10题,人口容量受资源状况、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影响。其中影响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第11题,表示的是人口合理容量,而指向的箭

7、头表示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3分)(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5分)(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种人口问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10分)(4)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我国目前人口

8、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2030年人口将达到约14.5亿(峰值),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主要是因为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第(3)题,由材料三可以判断,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这种人口结构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第(4)题,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结合材料一,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9、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答案:(1)现代型(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3)年龄结构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带来的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源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4)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答出两点即可)13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28分)流出省(市)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占总量

10、比重/%16.110.610.68.68.36.1流入省(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占总量比重/%35.58.97.25.65.65.6(1)据图分析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2)据表分析2011年我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10分)(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6分)解析:第(1)题,从图甲可知,农村劳动力主要向第二(工业)、第三(餐饮业等)产业转移;从图乙可知,转移空间以乡镇内就地转化为主,同时向省外转移。第(2)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引起的,既有推力作用的影响,更有拉力作用的吸引。第(3)

11、题,跨区域迁移的迁入地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迁入对工业化、城市化及产业优化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答案:(1)从产业结构看,劳动力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从转移的空间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地转化的同时大量向外流动或迁移;就地转化是因为离土不离乡,可同时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向外流动或迁移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主要是经济原因(或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3)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