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692486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一、并吞六国1条件(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2)可能性: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重点精讲秦统一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疆域辽阔的封建国家正式形成,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政治上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国家走向统一;经

2、济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加强民族交流融合。二、制度创建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皇权至高无上。2政治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3经济制度(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奖励移民垦荒。(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三、缔造统一大帝国1军事上(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长城。(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2交通上(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2)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3)统一车辆

3、形制。(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3文化上:“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历史评价如何认识秦始皇修筑长城?(1)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外敌入侵;保障了沿边人民的生产生活;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中华民族的象征。(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暴政的表现,激化了社会矛盾。重点精讲1.为何说丞相等三公的设置加强了专制集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之间各自分权,互不统属,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使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手中。2秦始皇以小篆通行全国,对中华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以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4、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四、勤政与暴行1功绩(1)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2)统一后,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为此后2 000多年的历史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3)他勤于政务,富有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2过失(1)“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生活中造成恶劣影响。(2)滥用民力,赋敛沉重,刑罚严酷,给人民带来苦难和负担。重点精讲评价历史人物要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依据,根据他们的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来一分为二地评价,

5、切不可以偏概全。要做到:(1)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内容;(2)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当时历史环境下人物的活动;(3)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审视历史人物。知识图示主题一秦朝的统一史料秦军扫六合得天下一统,兵威之猛世所罕见,无论哪个将领指挥大军,都可打出辉煌的战绩。问题思考秦军能一再大捷并最终一统天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提示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在六国中最强大是根本条件;嬴政具有雄才大略,用人唯才,采用远交近攻的正确决策等也加快了统一进程;顺应了民意,得道者多助。主题二秦朝制度的创建探究点1郡县制的建立史料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们对周王室除了有纳贡、服役和保卫的义务外,还在封地内享有行政权、司法权

6、和军事指挥权。宗法制与周礼遭到破坏后,王室就失去控制各诸侯的力量,走向灭亡。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的任免权操纵在皇帝手中,“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将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问题思考(1)西周和秦朝各推行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二者的演变体现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2)与分封制相比,为何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提示(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趋势:由地方分权趋向于中央集权。(2)分封制下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极大自主权,爵位世袭,极易形成割据、混战局面。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有任期限制,大权在于中央,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探究点2确立专

7、制主义中央集权史料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说一说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主要内容。(2)由史料信息说一说秦政府各职能机构之间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与作用。提示(1)内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官吏选拔制度等。(2)原则: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体现了中央集权、皇权专制、官员间分权制衡等原则。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主题三秦朝维护“大一统”的措施史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统一货币问题思考(1)史料涉及到哪些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现象?(2)结合所学说一说秦始皇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及意义。提示(1)现象:在全国统

8、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等的标准、形式。(2)原因:货币、文字、度量衡标准的多样性现实不利于政令的畅通与各地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巩固统一局面。意义: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巩固统一及共同文化、习俗等的形成。主题四秦始皇的评价史料2010年3月,百度贴吧秦始皇吧发起了“自己心目中的秦始皇”的讨论。下面是几位网民的观点和看法:观点一君临天下 世间孤独观点二始皇帝首先一点,在统一文字、度量衡上的功劳,才是真正对中华民族思想意识上的第一次统一。作一个假设,如果始皇帝没有这些政策,只怕现在还没有汉族,取而代之的是秦、晋、燕、齐、楚五族。观点三如果你们换成是生活在他统治的年代,估计你们都会刺

9、杀他,都会造反。什么叫天下皆叛之?张良长的像个女人,身子单薄的很,都有胆要杀他。刘邦连街上流氓也不算,最多算乡间土流氓,不是也提三尺剑造反了。问题思考(1)概括说明以上网民分别从哪几个角度评价了秦始皇?(2)很多历史人物都具有多面性,说一说自己对秦始皇的观点。提示(1)评价角度:统一全国,创立制度;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暴政引发农民起义,导致亡国。(2)观点创建制度智慧的君主;全面统一远见的君主;焚书酷刑残暴的君主;大兴土木贪婪的君主。1秦王嬴政继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表现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

10、力增强齐、楚等六国出现政治危机A BC D答案A解析秦国实现统一的条件包括商鞅变法奠定的基础、各地联系逐渐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齐、楚等六国并未出现政治危机。故选A。2秦王嬴政发动的兼并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前提顺应了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A BC D答案D解析秦国通过兼并战争,灭掉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适应了人民渴望统一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3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

11、交通答案C解析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项可以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最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称皇帝、制秦律B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D统一文字、平百越答案C解析“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

12、国家和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之所以说“秦,虽死犹存”,关键是结合秦朝的历史贡献来看,尤其是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开创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6下列秦始皇所做的贡献中,你认为最大的是什么?说一说理由。(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开凿灵渠和修筑长城。(4)结束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实现统一。答案选项(1),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选项(2),对我国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选项(3),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选项(4),开创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解析从对

13、中国历史的长远发展看,秦始皇所做的这几件事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故此题无固定答案。解答时,任选一项即可,但应陈述理由。基础达标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C秦朝修筑长城D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答案A解析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故A项最符合题意。2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

14、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由“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可知“陛下”代称“皇帝”说明了专制皇权不可逾越。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郡县制在秦汉时期的积极作用。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西汉有王国叛乱,而无郡县叛乱,“秦制之得亦明矣”,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4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确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修筑长城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 B C D答案B解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诸侯国就在新征服的地区设立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郡县制;秦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燕、赵长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延伸而形成的。5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