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6924702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课时一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结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分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2.结合教材图片和知识链接,归纳这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3.透过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认识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用时代发展的需要。知识点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爆发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主要特点(1)范围广:首先在美国爆发,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2)破坏性大:各国工

2、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失业人数急剧增长。(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3.影响(1)经济方面: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2)政治方面: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和农民运动不断高涨。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预习评价】1.(判断)经济大危机的三个具体因素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股票投机活动。()2.(思考)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快速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是什么?试答: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美国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知识点二杯水车薪1.危机前的美国经济(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一片繁荣。1928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2)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过度的贫富悬殊、狂热的股票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初期(1932年前):特点: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内容: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维持生产和投资;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鼓励企业投资;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影响: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2)调整(1932年):措施:一是成

4、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及各州提供贷款;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影响:美国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胡佛名声扫地,最终被人民抛弃。【预习评价】1.(判断)胡佛大幅度提高关税,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2.(思考)胡佛政府的措施无力扭转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答: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运行。知识点三病入膏肓的经济1.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破产。2.工业危机工业生产持续下降,重工业部门所受打击尤为沉重。3.农业危机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农产品价格暴跌。4.商业危机对外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5.政治危机(1)失业现象严重。(2)社会矛盾激化

5、,整个社会一片混乱。6.信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丧失了信心,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预习评价】1.(判断)经济危机的蔓延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彻底破产。()2.(判断)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任危机。() 【图示巧记】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历史概念】 自由放任政策自由放任政策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一种主要经济政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核心内容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图示巧记】 经济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易错防范】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

6、发展的产物。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存在,社会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的状态中。这必将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超出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从而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图示巧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主题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史料探究1.爆发原因史料到1929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美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思考据史料,说明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答案大量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财富分配不

7、均;股票投机引发金融机构瘫痪并引起连锁反应。2.特点史料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45.2%28.4%40.6%16.5%8.4%思考结合以上史料说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答案范围广,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3.危害史料有个牧场主,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上千人却排队到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和赴苏工作。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思考史料反映出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农场主破产

8、、工人失业或收入严重缩水、群众示威、阶级矛盾尖锐。史论形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拓展延伸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的原因(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2)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9、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国内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此外,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主题各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史料探究1.胡佛总统的经济政策史料“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美国总统胡佛思考指出胡佛对政府职能的认识和奉行的经济政策。答案职能:政府为企业创造便利环境,不直接干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应对危机的经济措施史料危机爆发后,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

10、率比1929年提高60%100%。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思考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何目的?结果如何?答案措施:提高进口税率。目的:保护本国商品,抵制外国商品的竞争。结果:引发关税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危机进一步恶化。3.政治道路的选择史料 思考根据上述图片,资本主义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在政治上选择了怎样的道路?答案美国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施新政,以改革摆脱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史论形成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各国的经济对策 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实行货币贬值

11、: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走上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采用议会民主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摆脱危机。而德、日完全抛弃民主,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3)教训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拓展延伸 经济危机往往具有双重性在大

12、危机期间,一方面表现为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调整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会和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1.(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A.英国 B.日本C.美国D.德国解析1929年10月,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故选C项。答案C2.(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表明造成

13、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从“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来说,生产过剩了。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A.破坏性严重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C.持续时间长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解析根据题中材料“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

14、了3%,年增长率为0.7%”可知,这25年中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这反映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生产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答案B4.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就业机会大为降低,

15、故出现希望女性从事家庭事务以腾出工作岗位,故选B项。答案B5.(2015云南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B.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D.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解析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经济危机加深。人们由于生活水平下降,对胡佛政府极度不满,故本题选B项。答案B6.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一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A.经济破坏十分严重B.人民生活十分困苦C.引起了政治危机D.人民要求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