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6924428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0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一、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只是知识还不够丰富、能力还不够强,但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概括能力。四、教材分析

2、 关于英国的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本课的知识时间跨度大、理论抽象程度高、政治性强,所以本课主要结合有关历史资料,采取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教学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教学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图片展示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述: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再投影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的相片),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溯英

3、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板书课题,讲授新课: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师:这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用多媒体放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用多媒体放映)(教师先解释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在这种政体下,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立法权则归议会所有。)(用多媒体放映)(一)君主立宪制的开始形成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政治权力:国王议会)(用多媒体放映)1、大宪章的签署限制王权的开始(用多媒体放映)教师:先用多媒体放映大宪章签署的背景,然后设问:大宪章这个文件是

4、什么矛盾斗争的结果?作用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英王的权力发展趋势是如何的?(用多媒体放映)学生:看书思考,并回答。教师: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1)原因:英王因加强王权与贵族矛盾斗争的结果(用多媒体放映)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32页有关大宪章片段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

5、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2)作用: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用多媒体放映)(3)影响:从国王专权有限王权贵族权利宪法权利(用多媒体放映)教师:约翰王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1264年,孟福尔领导一部分贵族,依靠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击败了国王。第二年,召集有僧侣、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议,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2.议会制度逐渐形成(组成、职责)(用多媒体放映)教师:议会制度的组成、职责如何?学生:(思考并回答)议会由国王和贵族院(上院)、平民院(下院

6、)组成。至此,英国形成了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用多媒体放映英国议院、现代美国议会)教师:(此处边问边讲)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用多媒体放映)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那么,“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

7、与之前相比有何明显区别?(国王丧失了最高权力,受到议会限制)哪一文件最能体现这种变化?(权利法案)(用多媒体放映)可见,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3. 权利法案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用多媒体放映)(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用多媒体放映)让学生看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同时又有何发展?答: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重要部分。发展:王权受议会限制;国家由国王个人统治发展为集体统治;由人治发展到法治(2)

8、影响:议会权力开始超越王权(用多媒体放映)教师总结讲述: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用多媒体放映),也就是确立了英国沿用至今的政体,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用多媒体放映)。过渡: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国王内阁)(用多媒体放映)1. 形成

9、(时间、表现)(用多媒体放映)时间:光荣革命后(用多媒体放映)表现:国王退出内阁,统而不治,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用多媒体放映)教师: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2、特点(用多媒体放映)内阁职责(用多媒体放映)内阁与议会关系(用多媒体放映)教师:(引导学生看完课本相应内容后活学活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2)女王伊丽莎白

10、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议会中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用多媒体放映)3、发展(用多媒体放映)时间:19世纪中期(用多媒体放映)原因:选举权扩大和两党制发展(用多媒体放映)表现: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促进内阁由占议会多数的党组成(用多媒体放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阅读与思考”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 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 要么是一个小

11、自由党,要么是一名“小托利”。思考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的什么状况?(民主化趋势的发展,人民选举权扩大;两党制逐渐完善,在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用多媒体放映)教师: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地位更突出了。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选出,两党制逐渐形成。展示英国政府的权利结构图:君主内 阁 多数党 组织 任命上院下院选民选举列举英国出兵伊拉克的例子:内阁首相布莱尔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选举产生,所以他要出兵伊拉克,一般是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数通过,但也有120多名工党议员对政府动议投出的反对票使首相布莱尔蒙受了打击。那反对的那部分议员怎么办呢?他就需要

12、首相为自己的决策进行辩护,但是无论辩论结果如何,只要下议院是多数票数通过了,最后英国就可以出兵伊拉克。讲述这个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和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总结: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设首相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减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综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即是行政能力由国王向内阁转移(用多

13、媒体放映)的过程。通过学习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我们了解了英国的内阁。在中国的古代的明朝,明成祖也设了内阁,那么我们比较一下:明代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用多媒体放映)先由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教师完善答案:英国的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内阁制下的内阁是独立于国王之外的机构。而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强化封建统治的产物。过渡: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后,责任内阁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但是,最初议会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资本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其他阶层根本无法参政,于是,各个阶层都为争取普选权而斗争,终于使政治民主化得到实现。(三)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 183

14、2年的改革法案(扩大普选权)设两个问题:1.英国民主化的趋势是如何发展的? 2.普选权的广泛性能否说明民主化的程度?由学生阅读课本,分小组讨论后归纳以上问题的答案。教师参考:1、(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手中 (2)1832年,在英国第一次选举制度改革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 (3)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中,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4)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 2、答案是肯定的。在人口不多、经济发达、教育普及的国家里,广泛的普选权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明民主化的程度比较高。 二、君主

15、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基础:代议制民主核心: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职权分配:国王、首相与内阁(组成政府)、议会.教师:用多媒体放映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示意图后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看演示一边听讲解。三、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3、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结课以设计问题的形式结课。投影问题: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