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23454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2 主题1 空气资源 氨的合成 复习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空气分离二、合成氨工业合成氨三、硝酸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硝酸盐与浓H2SO4微热:NaNO3(固)H2SO4(浓) NaHSO4HNO32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1)原理:4NH35O24NO6H2OH02NOO2=2NO23NO2H2O=2HNO3NO(循环操作)(2)尾气处理:用碱液吸收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或2NO2Na2CO3=NaNO2NaNO3CO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问题1.NO2或NO2与NO(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H2O=2HNO3NO,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2NO2和O2的混合气体

2、溶于水时,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体积比V(NO2)V(O2)3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2NO24NO2O22H2O=4HNO3总反应式为4NO3O22H2O=4HNO3当体积比V(NO)V(O2)将盛有25 mL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1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是()A23B32C41D14【解析】应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差计算。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由反应方程式可知3体积的NO2被水充分吸收后生成1体积NO,体积减少2体积,现由25 m

3、L缩小至15 mL,气体体积减少了10 mL,故原NO、NO2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15 mL,NO为25 mL15 mL10 mL;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101523。【答案】A化学反应中物质的两率及其应用1.反应物的转化率(1)定义:化学反应中某反应物的实际反应量与实际投入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叫做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即某反应物的转化率100%,反应物的转化率又叫做反应物的利用率。(2)反应物转化率的特性反应物的转化率总是小于1。某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于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转化率。某反应物的转化率与该反应物的损失率之和为1。在相关联的多步反应中,在各分步反应中保持元素质量守恒关

4、系的几种反应物,其转化率的乘积等于某一种反应物的总转化率。2生成物的产率(1)定义:化学反应中某生成物的实际生成量与理论生成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叫做该生成物的产率,即某生成物的产率100%。(2)生成物产率的特性生成物的产率总是小于1。生成物的产率跟与该生成物保持元素质量守恒的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化学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中,实际投入FeS2 1.5 t,实际反应1.2 t,实际生成SO2 1.28 t,理论上生成SO2 1.6 t,则:FeS2的转化率为_,SO2的产率为_。【解析】FeS2的转化率100%80%,SO2的产率100%80%。【答案】80%80%1对

5、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加入N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大,H2的浓度比原平衡也大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既加快了正、逆反应的速率,又提高了NH3的产率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的体积,既有利于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又有利于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了,逆反应速率减小了【解析】达到平衡后,加入N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3的浓度增大了,而H2的浓度会减小;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NH3的生成;达到平衡后,缩

6、小体积即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H2的转化率;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答案】C2盛满等体积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A1/2B1/3C2/3D5/6【答案】B3如右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B可能是O2与NO的混合气体C可能是NO与NO

7、2的混合气体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解析】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且能溶于水,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故试管中一定含NO2;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故试管中一定不含N2;但试管中可能还含有O2或NO。【答案】C4用3 mol NH3氧化制备HNO3时,若NH3的转化率为60%,(其他过程完全转化)则制得HNO3的质量为() 【导学号:28920013】A63 gB113.4 g C126 gD189 g【解析】由关系式:NH3NONO2HNO3可知,转化生成的n(HNO3)n(NH3)60%3 mol60%1.8 mol。m(HNO3)63 gmol

8、11.8 mol113.4 g。【答案】B5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依次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且最终无剩余气体。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CO2、N2DNO、CO2、N2【解析】通过浓H2SO4气体体积缩小,则一定含NH3,再通过Na2O2后,气体显红棕色,则一定有NO、CO2。最后无气体剩余,则一定无N2,原混合气体无色,则无NO2,故B项正确。【答案】B6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网)、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

9、成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2)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_。(3)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的主要原因是_。(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为_。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写出2种措施即可)【解析】(1)氨催化氧化的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是工业生产硝酸获得一氧化氮的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加原料气中空气的量,即加大了氧气的量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氨的转化率和一氧化氮的生成率。(3)在氨催化氧化时,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可以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10、,让反应更充分。(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放热,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方法是加压、降温或及时把生成的硝酸移走。【答案】(1)4NH35O24NO6H2O(2)增加O2的量使平衡右移,提高NH3的转化率和NO的产率(3)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4)3NO2H2O=2HNO3NO加压、降温、及时移走生成的硝酸等7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氢气_(填字母)。(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

11、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3)将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_、_等离子。【答案】(1)ab(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4)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5)4NH35O24NO6H2O(6)NHNO8下图是工业生产硝

12、酸的流程。合成塔中内置铁触媒,氧化炉中内置PtRh合金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1908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分别表示N2、H2、NH3。图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和图的含义分别是_。(2)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混合后进入合成塔,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5%,此时H2的转化率为_。(3)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1 266.8 kJmol1N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