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692184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9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及作用。2.掌握福利国家的特点,正确评价福利国家。3.掌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认识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1)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2)受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2特点大垄断集团和国家政权更紧密地结合起来。3作用(1)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 概念辨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

2、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福利国家”的出现1前提在二战后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2特点(1)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2)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住房和教育保障等。3实质“福利国家”制度是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4评价在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思维点拨正确认识“福

3、利国家”的作用(1)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2)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3)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造成科技人才外流。(4)高福利、高补贴助长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新科技革命促进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2表现(1)二战结束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2)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推动因素:信息技术革命。内容:并不废除传统工业,而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这些工业部门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状况:美国在变革中居于领先地位。3影响(

4、1)推动就业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加。(2)推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日益趋向服务化、高技术化。 图解识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史料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史料解读史料说明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经济危机,政府通过开办公共工程实现充分就业,可缓解严重的失业问题,由此可知该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问题思考(1)史

5、料中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先于这一理论的创立,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是什么?(2)结合史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理论:国家干预经济。标志:罗斯福新政。(2)凯恩斯主义的指导、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等。2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史料一他在1932年初次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史料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制度的长期实行

6、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世界文明史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新政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起到安定国民生活和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史料二则反映出社会福利制度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提示(1)措施: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历史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生产力的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

7、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经济结构的调整史料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50年1995年第一产业6%2%第二产业36%27%第三产业58%71%史料解读从史料可知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口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人口不断增长。问题思考 (1)根据上述史料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的表现。(2)第三产业的兴起对经济发展有何作用?提示(1)增长速度快、从业人数多、所占经济比重大。(2)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史论总结资本主义国家

8、福利制度形成的影响(1)积极作用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2)消极影响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福利国家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

9、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的“救世主”。(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2特点(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形式。(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在所有制方面,通过股票

10、分散化,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3实质:生产关系的调节与完善。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选B项。自由主义政策是二战前实行的,故A项错误;C项虽然是二战后实行的,但是福利国家体现不出

11、“二战后的繁荣”,故排除;D项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不是西方各国采取的措施,故排除。2(2016上饶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支付劳务费用的金额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A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中的“20世纪50年代”及美国政府“采购商品、支付劳务费用”“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重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此时的美国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排除B;C、D都是在20世纪7

12、0年代,也应排除。故选A。3阅读下图,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原因是()A促进经济发展B维护世界和平C实行社会保障 D维护大国地位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看出,艾德礼的承诺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这是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重要原因。4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

13、发展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反映了人们在被夺走所有的钱之后,还会过着很闲适的生活,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史实,可知是推行福利制度的结果,故A项正确;财政困难无法从史实和材料中得出,故B项错误;材料中“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体现不出民众内心的迷茫和孤独,故C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5下表反映的是1960年以来高收入国家、中收入国家及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战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高收入国家快B高收入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渐下降C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D高收入国家逐步进入知识型社会实现产业升级答案D解

14、析注意图中曲线反映的是不同类型国家工业比重的大小而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发达国家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主要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所致。中收入国家先增加后降低,也走上了类似发达国家的道路,只有低收入国家恰恰相反。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提出: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自由主义的一次革命。材料二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超级富户非常富户一般富户其他户户数比重0.5%0.5%9%90%股票比重46.5%13.5%29.3%10.7%请回答:(1)材料一中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资本主义还有哪些新变化?答案(1)特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作用: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2)问题:贫富悬殊。解决:建立福利国家制度。(3)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解析第(1)问“特点”从材料中概括;“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从表格中富户和其他户的比重及所占股票的比重概括。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基础达标1(2016济宁高一检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